三尺讲台前,他们是传道授业的园丁;生活重压下,他们却成了被欠薪裹挟的受害者。四川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325名教师的遭遇,撕开了资本跨界办学的乱象一角——近一年社保停缴、半年工资拖欠、公积金断供,而家长们凑齐的数千万新学期学费,竟被学校所属的房地产关联集团挪去填补高利贷窟窿,沦为拯救开发商的"救命钱" 。
![]()
这场困境始于2024年1月,社保缴纳戛然而止,全年仅零星缴纳1个月费用,工资拖欠则从更早之前便已显现。教师们的工资卡半年没有收到过完整收入,房贷、生活费失去着落,而学校的承诺如同空头支票:9月许诺国庆发薪,10月重申20日前结清,最终仅向部分教师发放数百至2000元不等的零星款项,七八月及上学期欠薪至今分文未补 。即便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在10月17日确认情况"基本属实",并于后续下达11月10日前结清欠薪的"最后通牒",教师们依旧满心疑虑:"承诺了多次都没兑现,这次恐怕还是空话" 。
更令人愤慨的是资金挪用的真相。这所拥有3533名在校生的十五年一贯制民办学校,隶属于某房地产集团旗下。由于集团房地产项目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后竟靠借高利贷维持运转,进而将本应用于教学运营和教职工薪酬的数千万学费"釜底抽薪",悉数填入债务窟窿 。早在2024年7月,该校就因1190.29万元法律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今的资金挪用更是将办学底线彻底击穿 。教师们多次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起诉、向省教育厅反映等方式维权,换来的始终是"集团资金困难"的搪塞之词,而教育局所谓的"多部门协调会",最终也陷入"民办学校工资企业自主发放,干预有限"的权责困境 。
这场悲剧的背后,是房地产资本逐利本性对教育公益属性的侵蚀。现实中,部分房地产商向来以利益为唯一导向,将诚信抛诸脑后,惯用巧取豪夺的手段谋取暴利,坑蒙欺骗早已成为行业内难以根治的顽疾。当这类资本跨界涉足教育,教育便不再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而是沦为其融资造血、风险转嫁的工具。岳池县的案例并非个例,房地产项目的巨额亏空最终由教师的生计、学生的教育质量买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本质上是对教育尊严的践踏,对劳动者权益的漠视。
教育部早已明确"教师工资拖欠不得,教师待遇马虎不得",劳动法更是对工资支付、社保缴纳有着刚性规定。325名教师的坚守,撑起了数千名学生的求学之路,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应成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11月10日的通牒期限日益临近,公众期待的不仅是欠薪的足额发放、社保公积金的补缴到位,更希望看到对资金挪用行为的严肃追责,对民办学校资金监管漏洞的彻底修补。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当资本的贪婪凌驾于教育的良知之上,当开发商的债务窟窿由教书育人者买单,伤害的不仅是教师群体的获得感,更是整个社会的教育信心。期待相关部门能拿出雷霆手段,让失信者付出代价,让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让教育回归纯粹,让讲台不再寒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