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31日),柔佛河上游一家采沙场的淤泥堤坝破裂,导致大量淤泥涌入河流污染水源。
这事直接影响了依赖这条河供水的多家自来水厂,其中就包括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在柔佛河运营的水厂。因为水源浑浊无法处理,这些水厂只好暂时停产,造成柔佛好多地方都面临断水。
![]()
图源:PUB
柔佛州政府马上让林桂水坝多放水来冲淡淤泥,还叫停了采沙公司的作业。不过修复工作还在进行,淤泥的影响还没完全控制住。
官方回复:全岛用水稳定
新加坡环境局今天(11月1日)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柔佛河原水水质情况,待检测结果显示水质恢复正常后,水厂将恢复运营。目前,本地水供未受影响。公用局已及时提高新加坡国内水厂产量,全面保障全岛用水需求。
![]()
说到新加坡为什么在马来西亚有水厂,这得追溯到两国签的供水协议。新加坡自己地方小,存水有限,而柔佛水源丰富。
1961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署第一个水供协议,有效期至2011年。一年之后,1962年,新加坡又跟马来西亚签署第二个水供协议,有效期至2061年。
![]()
图源:PUB
根据协议新加坡可以每天从柔佛河取水,同时也要把处理过的一部分净水卖回给柔佛。
缺水的新加坡水资源从何而来
这次污染事件正好暴露了这种跨境供水模式的风险——只要上游出问题,新加坡的水厂就会受影响。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事虽然影响了新加坡从柔佛取水,却并没让新加坡人担心没水用。为什么呢?
这要归功于新加坡这些年精心打造的“四大水龙头”战略。
除了进口水,他们还有本地集水、新生水(NEWater)和海水淡化这三个备用水源。
![]()
(新生水展览馆,图源:jalan.sg IG)
事件发生后,新加坡马上提高了新生水和海水淡化的产量,轻轻松松就补上了缺口水源。
2023年,新加坡政府宣布,通过备用水源,新加坡在水源方面已做到自给自足,与马来西亚的供水协议2061年到期之后,不必担心供水问题。
![]()
这次事件倒像是给新加坡供水系统做了次实战演练,既证明了多年来的水源多元化策略确实管用,也提醒着新加坡要继续投资水科技。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