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说,如果战争爆发日本不会赢甚至可能不复存在,日本两次侵华都是为了掩盖国内的焦虑,现在又有人在鼓吹第三次,今天的日本依然没从那场战争中真正醒来,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凭热血打天下的国家了,日本如果继续走现在这条路,将重演历史悲剧,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是用来避免重演的!
石破茂的一句警告在国内外引发轩然大波,他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敲响一个国家在迷失方向中走向危险边缘的警钟。
这一番话,刺痛了日本右翼的神经,也引发了亚洲邻国对日本军事走向的警觉。
今天的日本,真的准备好面对历史了吗?
近年来,日本政坛对侵略历史的表态越来越“含蓄”。
今年“8·15战败纪念日”的讲话中,只字未提“侵略”“殖民”“谢罪”等关键词,仅模糊地谈了“制度失灵”。
跟村山富市当年那番郑重的谢罪声明相比,这种说法几乎等于什么都没说。
而且,不谈具体罪行已成惯例,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人体实验、强征慰安妇……这些铁一般的历史事实,在官方表述中越来越边缘化。
这不是忘了,是装不记得,这种刻意回避,不仅伤害了亚洲邻国的感情,也让日本国内的历史认知越来越模糊。
更糟糕的是,这种“失忆”正在变成国家教育的一部分,只有约三成日本人认为当年的对华战争是侵略。
为什么?因为教科书早就换了版本。
如今的教材强调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反复强化“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印象,却对加害事实轻描淡写,甚至直接删减。
当一个国家用“我们也很惨”来替代“我们曾犯错”,下一代的历史观还能指望什么?
石破茂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他看透的,不是眼前,而是历史在重演的风险。
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刚刚完成明治维新,国内资源紧张、市场狭小,工业化的“焦虑”无处释放。
于是,向外扩张成了出口,军舰驶向朝鲜半岛,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台湾被纳入殖民体系,大笔赔款成了日本资本的起点。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日本正陷在全球经济大萧条带来的泥潭中,军费支出一度占国家预算近七成,军队人数翻了几倍。
在这种压抑与动荡中,“满洲生命线”“大东亚共荣圈”的幻象被包装成解药,把一个社会的焦虑转化成对外的侵略狂热。
今天的日本,虽然没有战火,但焦虑依旧,经济“失落三十年”,老龄化全球第一,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政治派系内斗不断。
这种社会氛围,和上世纪初的日本,像极了。
一边是历史的选择性遗忘,另一边是现实中的军事化提速。
日本近年的军事投入正在突破“专守防卫”的底线。
根据防卫省最新预算,日本正在大规模采购52辆美制两栖战车、17架“鱼鹰”运输机,还增加了宙斯盾舰的数量,从6艘扩充至8艘。
西南诸岛的驻军也在悄悄增加,部署重点直指“应对周边威胁”。
与此同时,日本政坛中右翼声音越来越大,不少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有人公然称“村山谈话是自虐史观”。
高市早苗等政治人物更是高调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强化军队角色,这种政治风向的转变,已对亚洲地区的安全环境造成实质性压力。
对外强硬、对内焦虑,再加上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这些熟悉的配方,难道不是当年悲剧的前奏?
石破茂说得直白:“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凭热血打天下的国家了。”
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日本已经没有资本,也没有空间再走那条老路。
今天的亚洲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格局,中国的综合国力今非昔比,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科技、制造、航天等领域全面领先。
日本若执意重走军国主义道路,不仅不可能赢,连自身安全也将面临浩劫。
而且,美国虽然仍是日本的盟友,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早已让盟友心生寒意。
财政部长贝森特上月刚刚表态,美国不会再无条件为盟友承担军事成本,这意味着,日本若真有军事冒险行为,也不能指望美国出面“兜底”。
石破茂看得很清楚,日本不是没军队,不是不敢打,而是根本打不起这场战争。
历史不是用来遗忘的,是用来避免重演的,如果日本还想在亚洲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先面对那段历史。
不是喊几句“和平宪法”就能获得信任,也不是一句“未来导向”就能洗清过去。
真正的转折点,必须从诚实开始,承认侵略,反思责任,向受害国人民作出真诚道歉,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只有在历史和解的基础上,日本才有可能走出焦虑、摆脱军国主义的阴影,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石破茂的警告,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更是对未来的深切担忧。
如果日本政界继续沉迷于“历史美化”与“军力扩张”的危险游戏,等待它的,很可能不是胜利,而是像他所说的——“不复存在”。
和平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历史的钟摆已经摆到了关键节点,日本,选哪条路?
信息来源:央视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