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的雨丝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将城市轻轻笼罩。我蜷缩在书桌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外婆站在老屋的门槛上,银发被风吹得微微扬起,眼角堆叠的皱纹里盛满了温柔的笑意。那一刻,我忽然听见时光深处传来一声轻唤,像是她站在记忆的转角,又喊了一遍我的小名。
![]()
外婆的家,是我童年最温暖的港湾。老屋的木门总是吱呀作响,门槛被岁月磨得发亮,厨房里永远飘着糖醋排骨的香气。外婆总说:“囡囡,慢点吃,别烫着。”她的手很巧,能用碎布头缝出会跳舞的布娃娃,能把普通的面粉捏成胖嘟嘟的小兔子馒头。夏夜闷热,她便摇着蒲扇,坐在竹椅上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直到我枕着她的膝盖沉沉睡去。那时的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继续下去,以为外婆的怀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可时光终究是残忍的。我渐渐长大,去了更远的城市读书,工作,像一只急于飞向远方的鸟,把老屋的叮咛、外婆的牵挂都抛在了身后。每次打电话,她总说:“囡囡,工作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我敷衍地应着,心里却想着更重要的会议、更紧急的任务。直到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母亲哽咽着告诉我,外婆走了。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原来那些被我忽略的“琐碎”,早已成了生命里最珍贵的碎片。
![]()
回到老屋时,一切都没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木门依然吱呀,厨房的灶台却冷清了;门槛上的刻痕还在,却再不会有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过我的头。我蹲在角落,翻出外婆生前用过的针线盒,里面还躺着半截没缝完的布娃娃——她一定是在某个午后,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想着给我惊喜,却终究没等到我回家。
如今,我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她。加班到深夜时,会想起她端来的那碗热汤面;看到街边卖手工艺品的老奶奶时,会想起她缝的布娃娃;甚至闻到糖醋排骨的香味时,都会下意识地回头,仿佛她正站在身后,笑眯眯地说:“囡囡,回家吃饭了。”
![]()
原来,有些爱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它藏在清晨的粥里,躲在缝补的衣角里,融在一声声“慢点吃”“别着凉”的叮嘱里。它像一盏灯,不耀眼,却足够温暖,在时光的深处静静亮着,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也照亮我们回头时,最柔软的角落。
外婆,你看,我现在学会了自己煮汤面,虽然不如你做的好吃;我也学会了缝纽扣,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可我最想学会的,是回到过去,再听你喊一声我的小名,再扑进你温暖的怀里,说一声:“外婆,我回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