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政坛的戏码,比肥皂剧还抓马。一边是改革党领袖法拉奇到处开记者会抢,一边是工党眼睁睁看着民调下跌,却把希望寄托在“观众看腻了法拉奇”上。
![]()
这事儿得从根上捋,不然根本看不懂英国政客们在折腾啥。
一、法拉奇的“霸屏战术”:淡季抢,胡话也能涨票?
法拉奇这波操作,把“主动出击”玩到了极致。
去年夏天议会休会,其他政客都去晒太阳了,就他每周开记者会,硬生生把淡季的新闻全包了。当时工党就急了,发誓绝不让这种事重演,结果还是没拦住。
本周正好赶上学校中期假期,按惯例新闻热度会降下来,法拉奇偏要反着来。连续三天密集开记者会,回答几十个问题,把改革党的政策全抛了出来。
工党议员私下都慌了,说选区里老百姓的反馈差到极点。法拉奇的声音到处都是,把所有主流政党的声音都盖过去了。
![]()
更让人头疼的是,法拉奇根本不怕被挑错。他说话全凭感觉,经常夹杂半真半假的内容,却总能上新闻。
有工党议员无奈地说,哪怕法拉奇满嘴胡话,也能维持改革党的民调优势。这就是他的核心套路:不管说啥,先把话题抢过来。
改革党内部也认这个理,他们觉得“主动出击时表现最佳”,要是对重大议题沉默,民众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立场。
下周一开始,法拉奇还要接着搞事情。周一会发表重要演讲,重塑改革党经济政策,还放话“先减开支再减税”。
两天后,他们的经济发言人理查德・泰斯,还要去彭博社演讲。要知道,之前能去那演讲的,都是工党影子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前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这种级别的人物。
二、工党困局:骂完政府骂对手,自己拿不出方案
工党现在的状态,能用“又气又慌”来形容。
议会休会期结束后,工党议员们回到威斯敏斯特,一肚子火全撒在了政府头上。他们觉得政府放弃了公共舆论场,放任改革党主导话语权,才让领袖基尔・斯塔默的民调持续走低。
![]()
有议员说当时的氛围像“该死的灾难”,政府把球场清空了,工党根本没地方发力。
但骂完政府,工党自己也没拿出办法。从夏天到现在,后座议员的焦躁已经变成了消沉,可面对改革党持续领先的民调,不安感一点没少。
最关键的问题是,工党拿不出像样的替代方案。
有议员自己都承认,现在不光要和改革党对抗,更得高调宣扬自己的方案。可眼下不管做什么,似乎都没效果。
2025年10月的YouGov民调更扎心,工党支持率直接跌到17%,创下历史新低。
这时候再看他们的政策,更显得空洞。2025年秋季预算案里,除了加税和增加公共服务投入,针对移民管控、社区治理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压根没有创新说法。
反观改革党,哪怕是被批“幻想经济学”的“不列颠卡”计划——25万英镑投资移民换免税居留,因为说法简单直接,反而引发了广泛讨论。
一边是改革党天天抛话题,一边是工党只会被动回应,舆论主导权早就丢了。
三、政策漏洞藏不住:2340亿计划告吹,还敢说严谨?
改革党虽然话题度高,但他们的政策根本经不起扒。
这周改革党抛出了一堆提案,包括政府体制改革、打击诱拐团伙、削减福利等,还宣称这些方案都经过了严谨的成本核算。
![]()
可之前的旧账还没算清。法拉奇曾计划通过削减移民福利,节省2340亿英镑。结果因为方案里有400万欧盟公民豁免条款,直接告吹了。
这一下就暴露了问题:改革党的政策核算不仅有漏洞,还特别不切实际。
但奇怪的是,这些漏洞压根没影响改革党的支持率。在苏格兰,他们的支持率从2021年的3%,一路涨到了2025年10月的22%。
他们吸纳的选民也很杂,既有对工党经济政策不满的工人阶级,也有对保守党失望的中间派。这种跨阶级的动员能力,直接让工党在传统票仓面临“双重挤压”。
说白了,选民现在听的不是政策细节,而是谁能说出他们的心里话。法拉奇把移民问题和犯罪率挂钩,宣称“移民涌入导致性侵案件增加”,在英格兰北部失业率高的地区,居然有68%的人认同这种说法。
四、押宝“新鲜感消退”:工党在等奇迹吗?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工党高层却显得很“淡定”,他们赌的是“法拉奇的新鲜感会消失”。
![]()
有工党高层说,改革党夏天开记者会是选对了时机,等政府事务正常运转,这些声音就会被淹没。还举例说,之前预算案前的造势和移民安置军事基地的计划,就抢走了不少。
他们还挑法拉奇的毛病,说他极度渴望关注,本周表现就欠佳,周二的记者会特别冲,被问到莎拉・波钦事件时还答非所问。
核心观点就一个:“他们政策宣布得太早,距离大选还有好几年,公众根本不关心。法拉奇的新鲜感很快会消失,弱点也会暴露出来,支持率肯定有上限。”
可这个“上限”在哪,谁也说不清楚。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工党这是在自欺欺人。
法拉奇团队早就摸透了社交媒体的玩法。2025年10月,他的TikTok账号涨了32万粉丝,而工党同期只涨了7万。改革党在TikTok等平台的短互动率,比工党高47%。
现在的年轻选民,很少看传统媒体,大多是刷短获取信息。法拉奇的团队天天发接地气的内容,而工党还在靠专业媒体发新闻,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更要命的是英国的选举制度。现行的“简单多数制”没法反映多元化诉求,2025年威尔士补选中,改革党得票率从1.2%涨到28%,却没拿到任何议席。
这种“代表性失衡”,反而让他们更像“体制受害者”,吸粉更快。
五、破局难在哪?舆论战早已输在起跑线
其实工党不是没吃过亏。2016年脱欧公投,就因为忽视了工人阶级的诉求,导致票仓流失。可现在,他们似乎又在犯同样的错。
政治学家保罗・塔格特说过:“民粹主义的真正威胁,不在于其主张的荒谬,而在于主流政党的集体失语。”这句话现在用来形容工党,再合适不过。
他们要是真想破局,至少得做好三件事,可目前一件都没做成。
首先是重构议题框架。不能只跟着法拉奇的节奏走,得自己造话题。
比如针对英格兰北部的“铁锈地带”,推出“区域振兴基金”,设10个经济特区,给税收优惠和就业培训,直接回应“被抛弃”的指控。
![]()
其次是改改传播策略。别再依赖传统媒体了,得学学改革党搞短。可以把“国内采购优先”这类政策,做成3D动画展示能创造多少本地就业,比干巴巴的文件管用多了。
最后是强化基层动员。让议员别总待在伦敦,每周至少3天扎进社区,建立“问题解决档案”。甚至可以试点“社区政策公投”,让选民直接参与决策,重建信任。
可现在工党还在等“新鲜感消退”,这种被动的心态,只会让差距越拉越大。
距离明年五月的大选越来越近,法拉奇还在到处抢,而工党连自己的声音都传不出去。照这个趋势,最后不是法拉奇的新鲜感消退,可能是工党的支持者先“消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