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空军这事儿,说实话,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它那点家底儿跟周边国家一比,差距不是一般大。咱们先从整体情况说起,朝鲜的军事力量主要靠陆军撑着,兵力上百万级别,但空军和海军的分量就小多了。经济底子薄,军费有限,大头儿都给了陆军,空军能分到的那点资源,勉强维持个基本运转。进入21世纪后,空军基本没啥大动作,装备更新慢得像蜗牛爬。
![]()
相比之下,海军从2010年代开始还算有点起色,造了些护卫舰和潜艇,甚至到2025年还下水了两艘5000吨级的驱逐舰,试图往远海方向发展。但空军呢?停留在原地,主力还是那些老掉牙的飞机。最先进的也就那三十多架米格-29,数量少,状态差,这到底是多大的麻烦?咱们一步步来扒一扒。
![]()
先说说朝鲜空军的总规模。根据可靠的军事情报来源,到2025年,空军人员大约11万人,飞机总数950架左右,其中作战飞机570架,还有200多架直升机和少量运输机。这些数字听起来不少,但质量是硬伤。大部分飞机都是苏联和中国老型号的复制品,比如106架沈阳F-5,那是米格-17的翻版,属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东西;97架沈阳J-6,抄米格-19的,也没啥先进性;还有30架成都J-7,相当于米格-21的改进型。
这些飞机在现代空战中基本是靶子,雷达弱,导弹射程短,机动性也跟不上时代。运输机主要是270多架安-2,小型飞机,用来投送特种部队还行,但大规模行动就力不从心了。直升机方面,米-24攻击型20架,米-8运输型41架,还有些米-2和哈尔滨Z-5,总共200多架,但这些也大多老旧,维护起来费劲。
![]()
米格-29是空军里唯一的亮点,大概35架左右,从1980年代末从苏联买来,有B型和S型。它们是多用途战斗机,能打空中和地面目标,理论上属于四代机级别。但现实情况远没那么光鲜。这些飞机是早期批次,雷达是N019型,探测距离有限,只能挂半主动雷达导弹,比如R-27,射程中规中矩,但没法用全主动弹药。2025年6月前,没见过它们挂载先进中距弹的记录。电子设备陈旧,航电系统跟不上现代战争需求。想想看,在超视距作战中,米格-29得靠眼睛和基本雷达锁定目标,对手如果有干扰设备,它就瞎了。更别提隐身能力,几乎没有,面对隐身飞机如F-35,它连发现都难。
维护方面,零件短缺是老问题,制裁让进口渠道堵死,飞机停飞率高。飞行员训练也成瓶颈,一年飞15到25小时,远低于国际标准,实战经验少得可怜。2025年5月,朝鲜公开了米格-29发射新导弹的测试,看起来像AIM-7 Sparrow的仿制品,还有滑翔炸弹和类似AIM-120的导弹,这显示他们在努力升级,但核心问题没解决:雷达和传感器太落后,导弹再好也发挥不出来。
![]()
为什么说这三十多架米格-29是这么大的问题?因为空军的核心任务是为陆军争制空权。朝鲜地形狭窄,国土面积小,空军主要防卫本土,支援地面部队。但以当前装备,面对韩国空军,基本没胜算。韩国空军到2025年有180架F-16,升级过航电和雷达,能挂先进导弹;59架F-15K,重型机,远程打击强;加上40多架F-35A,五代隐身机,隐身性能让朝鲜雷达抓瞎。韩国还小批量生产KF-21,四代半机型,逐步替换老飞机。
总的来说,韩国空军质量碾压,数量也相当。朝鲜的米格-23有56架,苏-25攻击机34架,这些三代机在对抗F-16时就吃亏,更别说F-35。米格-29对F-16都没优势,机动性差不多,但传感器和导弹落后。假如开战,朝鲜空军可能在几天内就被压制,制空权丢了,陆军就暴露在空中打击下。
![]()
再对比海军的发展,就更显空军尴尬。从2010年代起,海军先造了3艘1500吨南津级护卫舰,配反舰导弹,守近海。2021年公开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能从水下发射导弹。2024年开工两艘5000吨驱逐舰,2025年上半年下水,装垂直发射系统和雷达,试图建远洋舰队。但朝鲜没远洋需求啊,资源有限,烧钱建海军,空军却原地踏步,这资源分配让人看不懂。海军进展快,可能是因为技术门槛相对低,造船比造飞机容易点。但空军升级需要系统性投入,后勤、训练、零件全套体系。俄式装备为主,维护依赖进口,制裁下难以为继。
最近几年,朝鲜跟俄罗斯走得近,本来有机会进口二手米格-29或苏-27。2024年12月,美国情报确认协议,俄罗斯计划给朝鲜二手飞机,换取朝鲜派兵援乌。但到2025年10月,还没交付。俄罗斯自己飞机不够用,乌克兰战事吃紧,库存紧张,抽不出几十架。米格-29适合朝鲜小国土,够用,但进口受限。联合国制裁禁武器转移,物流也问题。即使拿到,也得建维护体系,成本高。
![]()
2025年3月,朝鲜试改伊尔-76为预警机,装AESA雷达,提升侦测,但项目还在测试。9月测试“金星”无人机,带AI,低空攻击,但补不了战斗机缺口。空军试升级米格-29中程导弹,5月测试暴露整合难,需要外部技术。
这些努力显示朝鲜知道空军弱,但实际进展慢。经济危机、燃料短缺、飞行员经验少,让问题雪上加霜。空军防空网密,S-75、S-125、S-200等系统,加上庞大高射炮,但对滑翔炸弹和巡航导弹效果有限。MANPADS对高空目标无用。整体看,空军更像防御型,靠地下设施和伪装生存,但进攻能力弱。
说到底,三十多架米格-29的问题不是数量,是质量和体系。空军停滞多年,面对现代化对手,劣势明显。外部援助如俄罗斯的飞机,能缓解但不治本。关键时刻,还得靠盟友介入。资源有限下,优先海军忽略空军,战略上分不清轻重。长远看,如果不解决维护和训练,空军将越来越边缘化。朝鲜空军这困境,反映整个军事体系的瓶颈,值得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