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杰伦合影了!”近期,在社交媒体上,众多与明星AI合影的帖子引发关注。除了周杰伦,参与“合影”的还有吴彦祖、陈奕迅、马斯克……而观察这些炫耀“合影”的博主,许多都是新注册账号,并没有太多历史内容,其发布目的大多指向吸粉。
在社交媒体账号运营中,这种以快速吸引流量、积累粉丝为目的,通过极端、低俗或虚假手段在短时间内制造话题的运营手段,被称为“暴力起号”。暴力起号能有多“暴力”?对于良性的社交媒体生态又造成哪些影响?
![]()
为了追求尽可能快地“破圈”,各种暴力起号方式大行其道。在社交媒体上稍加搜索,“逆天起号文案”“三天暴力起号的秘密”“20秒教会你起号”等经验帖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人们对账号营销的认知。
刁钻角度的跟风“蹭流量”。升学季的“没上大学,月入50万元”,佳节团圆时的“和原生家庭断联20个月,我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许多起号者看到了潮流之中的拥挤,于是开始从逆潮流上花心思,通过发出“不和谐音”来吸引关注和讨论,为此不惜编造事实、混淆视听。其本质仍然是缺乏内生的内容生产逻辑,在潮流趋势中的随波逐流。
违规边缘的擦边“强暗示”。穿着暴露的照片,模棱两可的养生大师、理财专家人设,放大加粗的“父女”“兄妹”等关键词,此类暴力起号内容堪称在违规乃至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通过诉诸人性的幽微面,利用少量网友的低级趣味、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等,实现粉丝聚集和套利,引来骂声一片。
挑战常识的低质“经验帖”。“这样健身,1个月练出八块腹肌”“成本只要几毛钱,喝一个月白发变黑发”……不少人瞄准了广大用户对经验帖的关注度和分享意愿,开始四处搜罗各种经验,不加验证地加以分享,而其宣扬的一些超出实际认知的“效果”,实际可能产生副作用。
![]()
在互联网传播中,收获流量往往就意味着收获利益。因此,试错成本低、潜在回报高的暴力起号,花样百出。然而,当一个个新人博主在暴力起号的赛道上一路狂奔时,为他们的“创意”“脑洞”付出成本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
有人打着科普的名义,向网友兜售“伪科学”。“你还在花大价钱×××吗?其实只需几块钱”“这样吃,三个月暴瘦30斤”,从直观感受上,这些内容由于和人们的既有经验形成强烈对比,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事实却是,那些听起来令人反感的“老生常谈”,往往才是经过了千万人检验的真理。而那些没有根据的“伪科学”,就好比在网友本当简单的生活里,凭空制造出许多弯路。
有人假以“真相”的名义,在社会上制造焦虑。从互联网传播规律看,有焦虑的地方就有流量。不少暴力起号的博主瞄准教育、健康、技能、容貌等现代人焦虑情绪集中的领域,以一副揭露残酷真相的口吻,告诉网友“你已经掉队了”“你的同龄人已经大幅领先”“这样做等于慢性自杀”……此类内容一般阅读量、评论量不俗,但却容易经由放大焦虑情绪,把人带入某种偏执、偏激的误区,其危害不容小觑。
有人装作为弱势者发声,在不同群体间加剧分裂。外卖小哥与小区保安的互相伤害、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对立、大学生与社会人士在校园公共资源使用上的矛盾、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暴力起号者往往善于通过贴标签的形式,将各种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社会话题,包装成相互对立的强势方与弱势方。摆出为弱势者发声的姿态,行挑拨矛盾冲突之实,成为不同群体间极端对立的推手,加剧社会分裂。
![]()
投机取巧的暴力起号,愈发成为各大平台的普遍现象。这样的人声鼎沸,并非网络文化繁荣,而是当下互联网的一大乱象。
平台可以加大对暴力起号的监管和流量限制。新账号由于没有既往记录可供参考,通常不会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严格落实“剧情演绎”标签制度,同时通过AI等手段,对各类经验分享帖的科学性、真实性加以验证,从源头压缩虚假信息的传播空间。针对新起号人员,可以建立初始阶段的信用积分制度,与后续的推流/限流机制挂钩,新号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被其他用户投诉,则开启相应触发机制,从规则层面提高暴力起号的机会成本。
真正的顶流来自日积月累的坚守。事实上,当我们沿着各大平台上大V们的足迹细细回溯,会发现他们在迎来流量大爆发前,都有着漫长的深耕:有人大半夜里陪粉丝试产品,有人在田园牧歌的环境中呈现众多非遗技艺,有人将文化温度注入直播带货……持久而有效的流量累积,往往源于倾注时间与心血的陪伴,企图靠耸人听闻的暴力起号方式抄捷径,最终除了一地鸡毛,什么也无法留下。
众多事实证明,暴力起号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暴利。对于有志于社交媒体起号的人们,克服浮躁的急功近利心态,做一个深耕内容的长期主义者,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有效而持久的流量大爆发。
(天府新视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