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发了篇短文,说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并举了几个社会现象。
不出意外很多人破防了,还有人拿南京师大那个女博士出轨导师的事来说,就是因为这种学术妲己太多了,才造成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
那就从这件事说起,继续颠覆一下。
学生和导师乱搞在一起,站在大众道德的评判标准来看,有伤风化,万人唾骂。
但实际上身处其中的人并不这么想。因为她走了捷径,可以拿到一般人拿不到的资源和机会,获得了向上跃迁的入场券,她还觉得自己赚了。
这就是立场不同,诉求不同,每个人对一件事的评判标准就不同。
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除了道德审判以外,它还揭示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人凭借走捷径能获得稀缺资源】。
而且这种现象还少吗?
当然不,不止在学术圈,影视圈,金融圈,外企圈,甚至体制内,哪个圈子里都有,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那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是利益交换。
低情商的说法,是只要有利益交换的地方,就一定有道德沦丧。为了竞争一定有人会愿意不断放低自己的底线,压低自己做人的价格,出卖其他人不愿意出卖的东西。
高情商的说法,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供给,这是市场规律,只要不违法,就不会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于是,各种水面下的捷径就诞生了。
至于这个捷径是否不要脸,是否伤风败俗,是否会被网友骂,这些问题都要往后稍一稍,关键是你要知道,这种捷径在现实中真实存在。
这时有人会说,这是以偏概全,不是所有学术圈的人都这样。
但这里的重点并不是以偏概全,我们又不是什么统计学者,要论证一个观点证据,然后除了暗爽以外没有任何实质收获。
这件事情的正确思考逻辑,并不是样本量足够多足够大,就说明是对的,我就要跟随站队。
还抱着这种想法的人,永远出不了头,因为当你站队批判的时候就已经排在很多人后面了。
换一个思考角度来看,这种少数现象居然能够一直存在,并且经久不衰,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玄机,这时反而能打开新认知的大门。
什么叫打开认知?
大白话讲,就是告诉你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在大众认定的规则之外还有潜规则。这种可能,可以是好的可能,也可以是坏的可能,但好坏的评判标准并不固定,也不重要。因为这里的关键不是好与坏,而是【有】。
这种可能,超越了你的理解本能,它也许跟你过去多年人生积累的经验和观点完全不符,也有可能完全颠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可以否定它的正确性,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更不应该忽视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会对你的人生产生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坦诚一点说,大多数普通人的底色都是实用主义,甚至投机主义。我们都不是圣人,还没有到六根清净普度众生的境界,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
所以哪怕整个圈子里这种出卖色相换资源的人只有0.0001%不到,但只要出现了一次,就会释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它被允许存在。
当你知道了它的存在,接下来有且只有3种选择:
第一种,完全照抄,我也出卖自己的尊严或身体,获得我想要的东西;
第二种,全盘否定,坚决不碰,对一切这种自降身价的做法猛烈抨击;
第三种,找中间地带,思考有没有不出卖身体也能拿到资源的方法。
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做法都不用过脑子,只有第三种才是最难的,因为你要调整,要磨合,要试错,要周旋,要计划,要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的第一步,叫课题分离。有这种可能,和你用不用这种可能,是两码事。有新的可能,这是客观存在的,而你利不利用这种新可能,这是主观意愿上的。主客观混为一谈,思维就永远混乱走不出来,永远困在原地打转。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筛子。一个现象出现了,有人评判,抨击,谩骂,有人无视,忽略,付之一笑,有人拆解,钻研,挑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有人表面扛起道德大旗,背地里逐字逐帧学习,这就是筛出来的结果。
我们再看南京师大的这个新闻,生理反应最大,最容易破防的是什么人呢?
一定是那些勤勤恳恳读书,老老实实考试,挤破头都想拿到博士资格找到工作的人。
换句话说,也是最守规矩的人。
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守规矩这么多年产生的机会成本,所以当他们看到不守规矩的人居然得到的比他们多得多,自然就破防了。
而且他们破防的原因并不是道德感有多么强,而是嫉妒,嫉妒【凭什么你这么轻易就得到了我花费半生力气都拿不到的东西】。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人性。
人人唾弃出卖身体的女学生,抨击不要脸的男导师,但如果你是当事人,设身处地想有这么个机会,你能经得起诱惑吗?
比如你辛辛苦苦找了大半年工作都石沉大海,这个时候有人说帮你安排一切,前提是你陪他睡一觉,你真的那么轻易就能拒绝吗?
别轻易回答,好好想想,全盘想一想。
话到这份上,之前骂的人估计有一半都得偷偷反水。当然,如果你看到这里还觉得我在给这些人洗地,是在鼓励大家都出卖身体,那可以关闭文章了。
![]()
所以这怎么评判?根本没法评判,这就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样。
而且你为什么要评判?评判来评判去,最后都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而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只是一种人生可能,并且这种可能性肉眼可见起作用的场合越来越少了。
如今改变命运的不仅有知识,还有跪舔改变命运,倒贴改变命运,上床改变命运,婚嫁改变命运......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可以选择不走,但你不能说它没有。
要知道我们的社会,我们大系统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毕了,再往上走需要更高精尖的知识才能生产出价值了,这时知识改变命运就不是对所有人成立了,它只对聪明人成立。
实际上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学到的知识,尤其是数理化知识,毕业以后几十年人生里能用到的,都不到1%。
我自己就是典型例子,但这并不妨碍我把工作事业都做的不错。
之前我说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资源调配型】,就是哪里需要知识需要人才了,就一股脑去培养,至于后面是不是培养过剩了,过剩的人才该怎么安置,并没有提前规划好。
但知道过剩了你还没转过弯来,还在坚信以前的道理,还在一条即将封死的通道上拼命卷,那就真没办法。
而且再把话说回来,很多人说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一定要通过上学,通过数理化才能学好。
这又是一种认知偏执。
熟悉我的粉丝知道,我刚工作的时候靠一本《金字塔原理》才把我混乱的逻辑思维掰了过来,而且玩游戏也能培养逻辑思维,辩论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说这是语文,这是数学,这是物理化学,真正的学习是你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你怎么去理解,消化,应用,组合以及打磨所接受到的信息。这才是超越学科之上更底层的东西。
就像你学数学,并不是学的公式,而是学的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学物理,学的是背后的实验逻辑。
就像很多人大学毕业了都不知道什么叫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路还是一片混乱。你学了个什么?学了个寂寞。
所以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学,你有没有学习【如何学习】。
关于这一点,很早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来讲,传送门在这里:
《会学习,才是一个人最牛逼的技能》。
这篇文章建议反复阅读,最后还是那句话:
普通人想改变命运,不是靠知识,而是靠你对社会运转大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然后你不要一味听信这个系统给你灌输的所有东西,反而是要找这个系统的漏洞,找空白地带,找灰色领域,在这些地方做微调,做松动,做周旋,在被各种规则限制绑手绑脚的情况下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这个世界把你轻易筛出去了。
以上,我是良计,与君共勉 =)
如果觉得有启发,点个赞和在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