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炒股在一段时间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就像其他炒股模式一样,赢家总是少数人,多数人终究还是成了AI韭菜。
首先AI炒股就是黑箱决策。投资者难以理解 AI 选股和交易的具体逻辑,无法评估决策质量。
比如,某 AI 推荐的股票组合表现良好,但用户无法解释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增加信任风险。
其次是策略同质化。多家机构使用相似 AI 模型和数据源,导致交易行为趋同,引发市场波动加剧,这种悲剧经AI不断放大。
比如,2025 年 10 月,多家量化基金因相似 AI 策略同时减仓,导致某板块单日暴跌 7%……谁跌谁知道。
 ![]()
三是极端市场失效。在市场流动性枯竭或极端波动时,AI 模型可能产生不稳定行为,甚至放大风险,出现羊群效应。
比如,2024 年某 AI 基金在市场崩盘时持续卖出,加剧下跌趋势,最终清盘。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将来可能更多。
四是过度拟合风险。模型过度适应历史数据,在新市场环境中表现不佳。换言之,不能与时俱进。
比如,某 AI 策略在回测中表现优异 (年化 40%),但实盘 3 个月后亏损 20%……
 
一句话,AI炒股就是智商税,因为,如果每个人都AI炒股,那岂不是每个人都赚钱,那谁赔钱呢?
当人们的依赖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庞氏骗局,就出现了。
一言以蔽之,AI 炒股乃至AI金融都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创新可能,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和挑战。
在股票市场应用中,AI 展现出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执行能力,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所以,不能依赖AI,但是可以借助它的信息搜索力,并加以人工审核。也就是说,将其工具化,而不是依靠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