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辆拖拉机开过玉米地,文案里博主吐槽平台压缩画质。
最近农忙时节这样的短视频很多,获得高赞也很正常。

等等,他好像是电影博主吧。
奇怪了,整天解说影视的博主发一条主业外的视频,不怕影响流量吗?
当我们去看了他的主页后,发现这正是他的成绩。
短片“走亲戚断更一天”,被网友调侃为中国最好的公路片,在这10秒不到的时间里,博主展示了他作为新人导演对人情世故的尖锐思考。
![]()
“回家掰玉米”更是用不到5秒的时长,表现了新青年想要干完走出农地的渴望,被戏称为《星际穿越2》的拍摄花絮。

这种流量成绩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的。
因为他一周后发布了“来自这里回到这里”,又用奥斯卡级的转场让人惊呼太有深意了。

再十天后是亲子戏,有观众觉得这是通过烤红薯来致敬汉尼拔。
![]()
内容是什么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莎士比亚写了作品后,哈姆雷特就归属于观众了。比如他们就觉得毒语导演的作品反映了网络欢愉的玩弄。
![]()
可这种玩弄才有点赞数,也证明博主用电影解说的身份来拍新农人视频效果很好。
毕竟他之前的作品都很难收获5000赞,而新农人视频动不动就10万点赞。
![]()
高下立判之后,更多恶搞行为出现了。
既然你可以拍老家,那为啥我不行呢?
于是更多电影博主,突兀地在作品集里放了三农场景。
![]()
一位湖北的电影解说发现这招真很行。
![]()
同样,既然你可以靠拍新农人获得流量,那为啥我不能靠解说你拿高赞呢。
于是同行解说同行,又成了一个新赛道。
![]()
同行发现这招数据也很好。
![]()
然后你会惊讶于一夜之间,全中国的玉米地都不够用了,全中国的电影解说都不务正业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你也很想知道怎么发生这一幕的:
难道我们这么缺拍新农人的博主了吗,还是说现在做电影博主不吃香了,只能改赛道?
![]()
可能都不是。
因为这和那种离谱爆火的网络人物不一样。
鸡排哥在彻底出圈之前,已经小有名气了,有出圈的群众基础。但毒语电影不一样,他在网红世界里是纯粹的小V。
哪怕现在才30多万粉丝,而且他也没彻底出圈。
所以背后的原因肯定不是天上掉馅饼砸中了一个幸运儿这么简单。
所以,答案在哪里呢?
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
毒语电影是国庆期间火的,国庆期间很多人要回家干农活。
当时有一个梗叫:同城互掰。
只是有的人家里是农场主,所以用大型机械来收割;
![]()
有的人家里三五亩,只能自己干。
![]()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但人类干农活都很累,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很多人会在段子里表现自己想偷懒的小心思:
“对掰可以,但是得在我家地”
“你家地可以,我用车装走”
![]()
其实哪怕难得操练一下,也能全身酸疼好几天。
可问题是一干农活就得干上好几天。

所以掰玉米本身不是有趣的农家乐活动。
它更像是一种劳其筋骨的磨炼。
![]()
而且,越看那些农忙视频,你越会觉得种地真不容易。
辛不辛苦不说,关键还没钱。
最近有这样一个新闻。
里面农户卖了28万元的小麦,看着总价值很高,其实算单价,一斤价格1.4元,比便利店里卖的一瓶瓶装矿泉水要便宜。
![]()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粮食作物价格不高背后有市场经济学的原因。
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个人就要付出很多。
最近还有这样一个段子。
说河北电商用自家院子当仓库,打包发货,利润低到只赚几毛钱也接单,甚至亏本也要维持流水,反正能省则省,最后靠发货量堆起来抢市场。
为啥这么辛苦这么内卷还要干呢,因为他们觉得比种地强就行。
![]()
这里不是说种地真没赚头,而是说农场主能赚钱,但普通人靠一亩三分地就有点难了。
更何况还要考虑到每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所以种地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是致富的好方式了。
但还是挨不住很多人偏偏要种地。
因为中国人眷恋土地,只要有土地就要种上点,只要有力气就要多种点,久而久之我们点满了种菜种地的技能。
![]()
一定要种得满满当当,心理才安宁,这本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存意识。
![]()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互联网的爆火看似莫名其妙,实则有根有据。
有的人,面对一排顾客时念叨“做完你的做你的”,这股连轴转的劲儿,和打工人日常奔波的状态一模一样,所以大家越看越有共鸣。
有的人,13岁就出来讨生活,后来翻唱《诺言》,沧桑嗓音唱透了漂泊的无奈与身不由己,打工人从歌声里听见了自己的辛苦,所以大家越听越有共鸣。
更别说你觉得自己坚决不看的网红,其实他们在推荐便宜好货,让你买到优惠,还不好吗?
你觉得他们庸俗,甚至还想借用论文化的语言批评一番:
“去思维化的认知和‘短平快’的体验感,会让青年大学生沉浸在无须理性思维的信息内容中无法自拔,使他们逐渐不愿回归到需要高投入和思维化的认知模式中……”
意思是短视频正在吃掉你的脑子,这东西有毒,我们该拒绝。
但实际上,就像一个经典问题一样:放着那么多好书不读,为啥有人甘愿沉迷于低俗内容?
答案就是好玩。
大家不要那么严肃古板,苦大仇深。
2023年《中国青年研究》刊发了一篇对1万多名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调查研究。
里面分析了短视频让大学生着迷的原因:
短视频的形式:迎合大学生追求时尚的青春特征; 短视频的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多元多样的认知需求; 短视频的创作:契合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身份建构; 短视频的传播:强化大学生虚实交互的社交功能。
![]()
简单来说短视频让青少年成长了起来,让他们活出了自我。这不就是我们要的高效教育吗?
不可否认,短视频里面很多东西很庸俗,但我们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是高信息量的内容,你的大脑又承受不了。
更何况做个俗人有啥不对。
除此之外,我想很多平台推荐这些视频的原因,还是想让大家看看农村,关注农民。
特别是这样一幕本身就值得玩味:
一位电影博主拍农家生活,这就是电影来自生活,为了回归生活的深刻诠释吧。
而且这是一种没有滤镜,没有过度解读的农村,虽说田园诗歌味不够强烈,喝杯瑞幸也可能要来回一小时电瓶车才到,但它足够真实。
![]()
真实才足够让人泪流满面。
毕竟城市高楼大厦之外,还有一种质朴的生活力量在生根发芽。
搞了个知识星球,名字叫【雷叔讲世界】。
![]()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资的思考。
还会有房产投资、旅游攻略、一些不太方便发的文章,或者怎么做自媒体等等。
现在发了一些专栏文章,都是公众号不会发的,现在进去都能看:

总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过来玩。
群里现在已经有3100个小伙伴了,大家没事可以当成个论坛扯扯淡也不错。
我们已经拉了很多微信群了,还会线下组织吃饭、打网球等活动。
欢迎加入来扯淡聊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