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诟病杨振宁早期为什么没有回国发展?到晚年了才回来。是给美国做了大半生的贡献,最后回到中国来养老。
而反观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看到国家百废待兴,于是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国报效祖国。为此不惜被美国软禁了5年,最终如愿得以回国。
杨振宁为什么就不能像钱学森那样呢?
其实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当年也一直希望儿子能回来报效祖国。据杨振宁自己所讲,其父亲认真地劝过他3次,最终没有成功,含恨而死。对于杨振宁来讲,在这件事上,他是一个不孝子。
要说从情感方面来讲,谁不想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不想尽可能满足父母的心愿呢?
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和美国还没有建交,关系异常紧张。杨振宁同妻子、孩子都在美国,而他的父母都在中国。他们见一次面要全部都要飞到瑞士才能见上,因为瑞士是中立国。那些年,他们三四年才能见上一次。要说平时互相不想念那是不可能的。
![]()
杨武之看到钱学森、邓稼先等都回国发展了,他也希望儿子能像他们一样为国效力。可是杨振宁跟人家的情况不一样,他妻子杜致礼的身份特殊,她是前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
![]()
1949年,国民党溃败后,杜聿明就做了解放军的俘虏。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就入狱了,直到1959年才被特赦释放。
就这种情况,杨振宁在那时是不可能回来的。
在杜聿明入狱期间,他们已经有了孩子,回来更是不现实的。
![]()
后来杜聿明出狱了,他们夫妻终于可以回国探亲了。并且在杨振宁的安排下,他把岳母曹秀清先从台湾接到美国住了一段时间,然后送到北京。致使杜聿明夫妇时隔14年后实现团聚,最终在北京安度晚年。
![]()
1972年,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从那时候开始,杨振宁便时常携妻子回国探亲,并且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
但那时候杨振宁人已到中年,在美国已经有了事业,扔下那一切也不现实,也不负责任。况且他还有一大家子人在美国。
直到后来退休了,在美国的事业也不用再担那么大的责任了,儿女也不需要照顾了。他便和夫人于2003年回到北京定居。
![]()
后来杜致礼去世后,他和国内女孩翁帆结婚。2015年4月1日,他正式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虽然杨振宁当时已93岁,但在翁帆的照顾下,他身体依然很硬朗。他便发挥他的余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发光发热,直到生命最后的几个月,他还躺在病床上看学术文件。
因此说早期的杨振宁他不是不愿意回国,是有万不得已的原因的。杨先生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者,要不然遗体上是不可能覆盖国旗的。
愿杨老安息!您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做出的贡献是会被永远铭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