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官方于10月31日周五宣布,已将一名被俘的俄罗斯士兵移交给立陶宛,该士兵将因涉嫌犯有战争罪在立陶宛接受刑事审判。
乌克兰方面将此次引渡称为“历史性”突破,这也是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乌克兰首次向外国移交俄籍战俘以追究战争罪责任。
这一表态凸显出基辅在追究俄罗斯军方人员战争责任方面的决心,克拉夫琴科同时强调,乌克兰正持续为寻求国际正义而努力,以追责俄军被指控在冲突中犯下的众多暴行。
据乌克兰官方披露,此次被引渡的俄罗斯士兵曾在俄罗斯宪兵部队服役,身份为水手,于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州罗博季涅村附近地区被乌军俘虏。
克拉夫琴科指出,该士兵“参与了对平民及战俘的非法拘留、酷刑折磨与不人道对待”,且其涉嫌迫害的受害者中包含一名立陶宛公民,这也成为立陶宛参与此案司法程序的关键原因之一。
立陶宛总检察长办公室在后续声明中,进一步详细披露了该士兵涉嫌的具体罪行。
![]()
根据立陶宛方面掌握的信息,涉嫌酷刑手段包括“将受害者关押在金属保险箱内、使其窒息至失去意识、双手被绑后悬挂、在寒冷天气中向受害者泼冷水,以及使用电击造成身体创伤”等。
目前,维尔纽斯一家法院已裁定,在审判开始前,将对该名俄罗斯士兵实施至少三个月的审前羁押。
此次引渡行动的达成,离不开立陶宛与乌克兰执法部门的密切合作。
立陶宛总检察长办公室明确表示,两国司法机构在案件调查、证据梳理及人员移交流程中保持了高效协同,最终推动这一跨国民事司法合作落地。
作为北约与欧盟成员国,立陶宛长期以来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此次接收被俘俄兵并启动战争罪审判,也被视为两国在司法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
克拉夫琴科特别强调,此次引渡为“整个国际司法体系树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先例”,并向所有潜在战犯释放明确信号:“在自由世界的任何国家,你都无法逃避司法制裁。”
从国际司法实践来看,此类跨国引渡战争罪嫌疑人的案例较为少见,尤其在仍处于持续冲突的背景下,乌克兰与立陶宛的此次合作,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模式。
截至目前,俄罗斯官方尚未就此次士兵引渡事件作出公开回应,也未对该士兵涉嫌的战争罪指控发表评论。
当前,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中的战争罪追责问题持续关注,此次司法合作能否推动更多跨国追责案例出现,以及对战后冲突各方责任认定产生何种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