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要回来了,她因为身体发育和旧伤复发,已经半年没有跳水了,现在准备在11月的全运会上重新站上跳台,这段时间陈芋汐一个人顶着压力,连续拿了好几块金牌,可是没有人说陈芋汐厉害,反而有人说陈芋汐是捡漏冠军,说陈芋汐赢是因为全红婵不在。
![]()
陈芋汐在镜头前忍不住哭了,她说自己曾经想过不再练习跳水,这话听着让人心里难受,陈芋汐并不是输不起,而是就算赢了别人也未必相信她真有实力,观众看比赛的时候总喜欢把运动员互相比较,全红婵拿了冠军大家就说她是天才运气好,陈芋汐赢了就被说是靠对手失误,其实她们两个人的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只是身体进入发育期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动作表现,这一点却很少被人提起。
![]()
跳水运动员在十几岁这个阶段最不容易,身高体重一增加,就得重新调整入水角度,压水花变得更难,全红婵曾经因为吃得太多、训练中断受影响,陈芋汐也总是憋着情绪,心理压力一直很大,这些在训练体系里都被看作必须付出的代价,教练团队只盯着拿金牌这件事,没人关心她们累不累,周继红带领队伍拿了三百多块金牌,却没人提出疑问,为什么非要分出第一第二,为什么不能让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个有天赋的选手都绽放光芒。
![]()
网络上的讨论方向有点奇怪,2023年世界杯全红婵和陈芋汐一起拿到双人金牌,评论区反而吵得厉害,有人觉得陈芋汐是靠全红婵带出来的,有人说全红婵的动作精准得像设定好的程序,这种争论差不多就像综艺节目里几个姐姐互相较劲的样子,体育本来应该看的是运动员的实力和表现,现在却变成大家发泄情绪的地方,没人去关注数据、伤病情况或者训练安排,反倒是陈芋汐流泪的画面在抖音上火了起来,弹幕上满屏都是“她哭得真好看”“全红婵该心疼她”。
![]()
全红婵这次复出,不是为了打败某个对手,她报名三个项目,表明队伍对全红婵的技术有信心,全红婵没有退步,反而训练得更努力,陈芋汐也没有退出,还在坚持跳水,不是因为陈芋汐想赢全红婵,而是陈芋汐不愿意被当作只能在全红婵缺席时取胜的人,陈芋汐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前进,即使没有人理解。
![]()
她们两人私下里相处融洽,从未争吵过,但外界总是试图将她们分个高下,观众热衷于评判谁更出色,媒体也乐于制造对立情绪,结果使得两位女性都陷入困境,一位被视为天才型人物,另一位则被看作陪衬角色,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她们各自都有优秀之处,不需要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这种现象本质上并非比赛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过于习惯区分优劣高低,却忘记了她们也是拥有真实情感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