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便秘之症罢了,只需适当增加香蕉摄入,饮用些蜂蜜水,症状便可得以缓解。着实无需前往医院,以免平白增添烦扰。”
52 岁的李阿姨已经被便秘困扰快两年了,一开始只是两三天排一次便,她觉得是年纪大了消化慢,每次便秘就靠吃香蕉、喝蜂蜜缓解,偶尔还会买些润肠的中成药。近半年来,状况愈发堪忧。有时五六日方能排便一次,且每次排便都需耗费极大气力,着实令人困扰。
![]()
有一次排便后,李阿姨发现纸巾上有淡淡的血迹,她以为是痔疮犯了 —— 毕竟自己之前有过痔疮,就没放在心上,只是换了种痔疮膏涂。直到上个月,她不仅便血变频繁,还总觉得肚子隐隐作痛,排便后疼痛也没缓解,更让她心慌的是,这两个月没刻意减肥,体重却掉了快 15 斤。
家人催着她去医院,李阿姨才不情愿地挂了消化科的号。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肠道里长了一颗较大的息肉,还好及时发现,没有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医生神情凝重,郑重告诫道:“倘若继续拖延下去,后果将难以估量,极可能陷入难以挽回之境。”
许多人与李阿姨相仿,认为便秘不过是微末小疾,稍作忍耐便可捱过,抑或随意采用些通便之法即可,却不知可能埋下健康隐患。但其实,长期便秘(一般指便秘持续超过 6 个月)本身就需要重视,要是还伴有下面这 3 种异常,更得及时去医院,排查肠道问题。
长期便秘若伴这 3 种异常,别再硬扛
1. 大便带血,且颜色偏暗、混在粪便中
许多人便秘时出现便血,第一反应常是“痔疮犯了”。实际上,痔疮引发的便血与肠道问题所致的便血,二者区分并不困难。
![]()
痔疮便血大多是鲜红的滴血,一般在排便结束后滴在粪便表面,或者擦屁股时纸巾上有血,不会和粪便混在一起。但如果是肠道出了问题,便血颜色会偏暗(比如暗红色、褐色),而且血会混在粪便里,有时候还能看到黏液,这种情况就要警惕了,可能是肠道息肉、炎症甚至肿瘤的信号。
2. 腹痛频繁,排便后也不缓解
便秘时偶尔肚子胀、有点隐痛很常见,通常排完便之后,腹痛就会减轻或消失 —— 这是因为粪便堵在肠道里,压迫肠道引起的不适。但如果是腹痛变得频繁,比如每天都疼,疼的位置也不固定,有时候是肚脐周围,有时候是下腹部,而且就算排了便,腹痛也没好转,甚至更严重,就得小心了。此种状况或许由肠道梗阻、肠道炎症引发,亦可能是肠道内有肿物生长,压迫周围组织所致。
3. 短时间内体重莫名下降
通常而言,若仅为单纯性便秘,一般不会对体重造成影响。此乃因单纯便秘未从根本上改变身体的能量代谢与摄入消耗平衡,故而体重多不受牵连。但要是你没刻意节食、也没增加运动量,却在两三个月内瘦了 10 斤以上,同时便秘还没改善,甚至越来越严重,就别不当回事了。肠道是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要是肠道里有异常(比如肿瘤),会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消耗身体里的能量,导致体重莫名下降,这往往是身体发出的 “危险信号”。
![]()
出现 “便秘 + 异常”,该做哪些检查?
要是你长期便秘,还伴有上面说的任何一种异常,建议尽快去消化科就诊,医生通常会建议做这几项检查:
1. 粪便潜血检查
这是很简单的一项检查,只要留一点粪便样本就行,主要是查粪便里有没有 “看不见的血”—— 有些肠道问题早期出血很少,肉眼根本发现不了,但粪便潜血检查能查出来,帮医生初步判断肠道是否有异常。
2. 肠镜检查
此乃排查肠道问题最为直接且精准的检查方式。它能高效锁定肠道症结,为后续诊疗提供确切依据,在肠道健康筛查中意义重大。简而言之,将一根配带摄像头的细管探入肠道,医生借助摄像头可直观洞察肠道内壁状况,以筛查是否存在息肉、炎症、肿瘤等异常问题。不少人认为肠镜检查“难受”。实则,如今有无痛肠镜可供选择。检查时会注射麻药,受检者睡一觉检查便结束,故而无需过度担忧。
3. 腹部超声检查
这项检查主要是初步排查肠道之外的问题,比如有没有因为肠道梗阻导致的腹部积液,或者其他器官(比如胆囊、胰腺)异常影响了肠道功能,帮医生更全面地判断便秘的原因。
![]()
最后想提醒大家:便秘虽然常见,但长期便秘 + 异常症状,绝不是 “小毛病”。别像李阿姨那样,拖到问题变严重了才去医院。早发现、早检查、早处理,才能让肠道更健康,自己也更安心。要是你身边有长期便秘的人,也可以把这些提醒转给他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