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第二轮停火谈判黄了,双方代表不欢而散,地区和平受挫。
10月19日,两国代表还在多哈握手,说好了停火。
结果9天后,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一掀,彻底谈崩。
![]()
巴阿双方10月19日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停火协议后握手
巴基斯坦这边透露,阿富汗不愿意承诺遏制“巴塔”,伊朗要指责这个恐怖组织在阿富汗境内肆无忌惮的活动。
而阿富汗是怎么说的呢?他们直言,对于这个袭击巴基斯坦军队的恐怖组织“没有控制力”。
短短五个字,足以说明巴阿第二轮谈判破裂的原因。
巴基斯坦为啥揪着“巴塔”不放?其实看看今年10月那几场冲突就懂了。
10月8日,巴军方车队在古勒姆遭伏击,造成11个士兵死亡。
10月10日,警察培训中心又被炸了,7死13伤,查来查去,都是“巴塔”干的。
![]()
巴方气不过,空袭了阿富汗境内的“巴塔”据点,结果阿富汗塔利班直接还手,炮轰巴边境哨所,毁了2个哨所,还控制了好几个检查站。
这还不是最糟的。今年1月至9月,“巴塔”的袭击频次比去年涨了30%,上半年的次数,比去年一整年还多。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早就不是边境小麻烦了。
从开伯尔–普赫图夸省的军营,到旁遮普省的菜市场,哪儿都可能成为这群恐怖分子的目标。
更巧的是,伊斯坦布尔会谈当天,巴方在北瓦济里斯坦还拦截了16个“巴塔”武装分子,交火时8个武装分子被当场击毙,但巴军也有人伤亡。
![]()
这种情况,换成谁能忍?
巴基斯坦要的不只是“阿富汗别包庇“巴塔””的空话,而是真能落地的办法,比如划定“巴塔”不能活动的区域,给点清剿营地的证据,甚至紧急时允许巴方跨境处理。
可这些要求,阿富汗全给拒了。
所以阿富汗说的“能力不足”,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
阿富汗说“管不了“巴塔””,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
毕竟今年以来,巴基斯坦遣返了100多万阿富汗难民,这些人回去后没工作、没饭吃,阿富汗贫困率蹭蹭上涨。
加上巴方关闭了边境口岸,阿富汗的粮价、油价涨了30%,联合国的230吨援助还堵在白沙瓦运不进来。
![]()
阿塔天天忙着解决民生,确实可能没精力管“巴塔”。
但说实话,这些都只是表层原因。
“巴塔”和阿富汗塔利班,都是普什图族,不少“巴塔”成员当年还跟着塔利班打美军呢。
论渊源,他们比外人亲近多了。
要是阿塔真硬着头皮打“巴塔”,国内普什图人肯定不乐意,这对刚稳住统治的塔利班来说,不是自找麻烦吗?
还有个点很关键,阿富汗一直防着巴基斯坦的“越境”。
数据显示,2021到2025年,巴基斯坦越境行动超1200次,700多次是空袭。
![]()
在阿塔眼里,巴方说是打击恐怖组织,说不定是借机会越境搞事,要是答应了反恐要求,以后巴方不是更加肆无忌惮吗?
这种“主权顾虑”,或许比什么“能力不足”的理由更实在。
另外阿塔之前还跟巴基斯坦、中国提过“反恐费”,说是能把“巴塔”从边境挪走,但得给钱。
这不免让人怀疑,他们口中的“管不了”,是不是在拿“巴塔”当筹码,想换点经济援助或者主权上的让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富汗的抉择。
那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谈崩了,会对南亚造成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
对巴基斯坦来说,他们不只要防“巴塔”,还得防“两面夹击”。
![]()
最近一段时间阿富汗和印度关系火热,恢复了全面外交。
印巴本来就不对付,巴方怕的是印度和阿富汗联手,自己被夹在中间,所以谈判时才那么硬,此前甚至放出了“战争警告”。
但这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怕陷入被动。
除了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遭到破坏的风险也变大了。
这条走廊刚好过巴阿边境,要是冲突升级,建设肯定得停。
更让人担心的是,“巴塔”要是跟“东伊运”勾搭上,中国西部安全也会受影响。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之前就说得很明白,“阿富汗塔利班不反恐,中国不会白扔钱”。
![]()
这话等于告诉阿富汗,想拿援助,就得先解决反恐的事。
现在卡塔尔、土耳其的斡旋已经没用了,接下来中俄或许会通过上合组织劝和促谈,但说到底,核心问题没解决,再谈多少次也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