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肥在线】
![]()
合肥日报评论员 袁芳
告别忍气吞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明确:生活噪音归公安管辖,噪音扰民最高可以拘留10日。
这一变革,不仅是对社会关切的有力回应,更是以法律刚性守护城市文明、重塑邻里和谐。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广场舞音响声、家庭装修的电钻声、商铺的喇叭声与车辆鸣笛声……这些声音超过一定分贝,就可以算作噪音,会给人带来困扰,甚至引发激烈的冲突。旧有的“警告+罚款”措施,为解决噪声问题奠定了基础,但在实践中,其威慑效果对于部分情况可能尚显不足,使得一些扰民问题未能从根源上得到有效遏制。新法将处罚上限提升至行政拘留,极大地提高了违法成本,传递出“噪音扰民不是小事,而是违法行为”的清晰信号。
新法将生活噪音明确划归公安部门管辖,这一规定厘清了管理权责,使执法主体更加明确,为高效治理奠定了基础。职责的明晰,确保了执法链条的畅通,让民众在遭遇噪音困扰时能够“找对人,办成事”。这使每一位公民的“安静权”受到强力保障。当文明的边界被法律清晰地勾勒,公民在主张权利时便更有底气,破坏规则者则需直面其行为后果,这正是法治文明进步的体现。
需要明确的是,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引导公民自觉守法,共同营造和谐安静的居住环境。新法提醒公众:在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绝不能以侵害他人宁静生活为代价。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文明引导,推动不干扰他人的公共意识深入人心。
噪声污染处罚变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具体的惩处条款,更在于它标志着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化。我们期待,随着新法的施行,法律的权威能够有效肃清不文明的杂音,让相互尊重、共享宁静成为城市生活的新常态。
“巢湖观澜”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