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粗心失误,领导的话点醒我
二、3 个月后接大项目,我成了团队 “救场的”
三、原来 “打杂” 不是不重视,是领导的 “特殊培养”
攥着 “项目助理” 的 offer 走进公司那天,我脑子里全是对未来的期待:跟着团队头脑风暴做方案,对接客户积累经验,用不了多久就能独当一面。可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 —— 接下来的日子,我成了全部门的 “万能替补”,干的全是和 “项目” 无关的杂活。
领导李姐每天早上递给我的,从来不是项目资料,而是一摞厚厚的合同:“小周,把这些按日期分好类,再核对下条款有没有漏项。” 刚把文件理完,又被喊去帮市场部搬活动物料,抱着半人高的易拉宝在写字楼里跑上跑下,汗湿了衬衫;就连同事打印机没墨、会议室要订下午茶,李姐也会顺口说:“你去处理下,顺便统计下大家的口味。”
一开始我还自我安慰:“新人嘛,总得从基础活做起。” 可半个月过去,看着同组同事围在会议室里讨论项目,我却在茶水间帮大家冲咖啡、贴报销凭证,胶水粘得满手都是。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票据,我鼻子突然一酸 —— 这哪是项目助理?分明就是个打杂的!
我开始敷衍了事:整理文件故意放慢速度,订外卖随便勾选几个选项,连合同条款都懒得仔细看。李姐像没察觉我的情绪,依旧每天给我安排各种杂活。有天晚上跟闺蜜吐槽,我带着哭腔说:“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免费劳动力,根本没人重视我,再这样下去我真的要辞职了!” 闺蜜劝我再等等,说领导说不定有别的安排,可我满脑子都是委屈,根本听不进去。
![]()
入职第二个月的某天,我帮李姐整理项目进度表,因为心里憋着气,随手填了客户对接时间 —— 把 “月底前交初稿” 写成了 “下月初”。本以为没人会注意,没想到李姐很快就把我叫进了办公室。
我低着头,准备迎接一顿批评,可她只是指着表格说:“这个客户上周刚跟我们确认过时间,要是按你写的推进,项目肯定要延期。” 顿了顿,她又拿出之前我整理的合同文件,语气软了下来:“其实你整理的合同分类很清晰,连条款风险都标得很准,说明你很细心。但这次为什么会出错?是不是觉得这些事不重要,没用心做?”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居然注意到我整理文件的细节。李姐接着说:“你觉得这些是杂活,可里面藏着很多门道。整理合同能摸清客户需求,搬物料时能观察活动流程,就连贴报销凭证,也能了解公司的财务规范 —— 这些都是做项目的基础,基础没打牢,怎么能做好更复杂的工作?”
那天的谈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委屈,却也让我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李姐让我打杂,真的有别的用意?可我还是没完全明白,这些基础活和做项目到底有什么关系。
![]()
入职满 3 个月时,公司接了个大型活动策划项目,李姐突然把我叫到会议室:“这次项目你也参与进来,负责执行对接。” 我又惊又喜,还有点不敢相信 —— 我明明一直都在打杂,怎么突然就能参与核心项目了?
项目启动会上,李姐突然说:“小周,你先给大家介绍下客户情况吧。” 我脑子里飞速运转,想起之前整理过这个客户的合同,里面详细记着他们的行业背景、既往合作案例,还有特别在意的 “活动预算控制”。我流畅地把这些信息说出来,连组里做了 3 年的资深同事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从那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对杂活的看法。帮同事订下午茶时,会顺便问一句 “项目进度怎么样了”;整理文件时,会主动把关键信息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搬物料时,也会观察场地布局,琢磨 “这里放签到处会不会更方便”。
有次项目要紧急对接供应商,李姐让我负责。我想起之前帮采购部整理过供应商名单,不仅有联系方式,还有报价和服务评价。我很快筛选出 3 家性价比最高的,不到半天就完成了对接。还有一次,客户突然要修改活动流程,团队里没人知道该从哪下手,我翻出之前帮市场部整理的流程表 —— 上面标着可调整的环节和注意事项,靠着这份表格,我们顺利改完流程,没耽误进度。
项目总结会上,李姐特意提到我:“这次能顺利完成,小周功不可没。她虽然入职时间短,但之前的基础工作没白做,积累的信息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这就是我让她从杂活做起的原因 —— 只有摸清每个环节,才能在项目里发挥更大作用。”
![]()
直到这时,我才彻底明白李姐的良苦用心。那些我以为的 “不重视”,其实是她为我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 —— 知道我没项目经验,就从最基础的活教起,让我一点点积累知识、熟悉流程,打牢根基。而我之前因为委屈差点辞职,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成长机会。
现在的我,再也不觉得打杂是丢人的事。遇到新入职的同事吐槽 “总做杂活没意义”,我会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别小看这些基础活,里面藏着成长的密码,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学。”
想起入职前 3 个月的委屈,我忍不住笑了 —— 还好我没冲动辞职,还好我等到了明白真相的这天。原来职场里,不是所有的重视都要挂在嘴边,有些培养,就藏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杂活里。就像李姐说的:“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
现在的我,已经能独立负责小型项目了。每次遇到问题,我都会想起那些整理文件、贴报销凭证的日子 —— 正是那些看似 “无用” 的经历,让我在面对复杂工作时,能更从容、更细致。我很庆幸,自己没辜负李姐的用心,也没辜负那个曾经委屈却没放弃的自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