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魏斯(Al Weiss)是一位只使用图表技术进行交易的商品交易员。从回报/风险比的角度来看,阿尔·魏斯很可能是所有商品交易顾问(CTA)中长期业绩最出色的人之一。自从1982年以AZF商品管理公司的名义开始交易以来,魏斯的平均年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52%。
也就是说,假如你在1982年向魏斯投资1000美元,到1991年底,这笔钱的价值将接近53,000美元。
阿尔·魏斯在金融专家、财经作家杰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的著作《新金融怪杰》中被重点介绍,章节标题为 “人形图表百科全书”。
本文属于“投资大师”系列,聚焦那些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投资者,并总结他们的经验,对我们散户投资者有所启发。
阿尔·魏斯本人
阿尔·魏斯是一位使用图表分析技术进行交易的商品交易员,在他的公司AZF内独立操作。
魏斯一向保持低调,多年来一直拒绝施瓦格的采访请求。
他后来解释说,自己希望在取得十年持续优异的收益后,才敢宣称自己的方法确实有效。
他也担心公开曝光会吸引到错误类型的客户。
最终,魏斯在施瓦格1992年出版的《新金融怪杰》中接受了采访——那时他已经不再接受新的投资资金。
他的那一章是全书中最短的章节之一,而施瓦格也承认这是采访难度最大的一章之一。章节标题正是那句经典的:“人形图表百科全书”。
起步经历
在二十多岁时,魏斯发明了聚氨酯滑板轮,这项发明让他一夜暴富。
随后他把赚来的钱投入房地产领域,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正式进入交易之前,魏斯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研究了数以千计的图表形态——其中一些数据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
业绩表现
在接受施瓦格采访时,魏斯的业绩堪称惊人。
在此前的十年间,他的平均年回报率高达52%。
换句话说,若在1982年投资1000美元,到1991年底,这笔钱已增长至53,000美元。
在这十年间,他只与五位客户面对面见过面。
更重要的是,他在取得高收益的同时,最大资金回撤极低——1986年的最大亏损仅为17%。
在采访前的四年中,他的年均回报为29%,而最大回撤不到5%。
投资其他交易员
魏斯喜欢把自己的资金投资给其他优秀的交易员。
他审查过800位交易员的业绩记录,从中挑选出20位进行合作。他通过混合不同交易风格,来实现稳健的超额回报和极低的回撤。
在采访前四年的业绩中,这个组合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9%,平均最大回撤不到3%。
交易风格
魏斯是一位技术派交易员,依靠图表形态进行分析。他主要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商品交易。
他不使用基本面分析,原因是:“市场的运行更多取决于心理,而非基本面。”
他认为,长期图表分析的关键之一,是意识到市场在不同经济周期下会表现出不同特征。识别这些长期模式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
弄清当前所处的经济周期——例如是通胀阶段还是通缩阶段——对于解读图表形态至关重要。
魏斯将自己相较其他技术交易员的优势归因于:大多数交易员只研究过去30年的图表,而他会研究更久远的历史数据。
此外,他认为自己能在分析中叠加“经济周期的滤镜”,从而在市场解读上更胜一筹。
他还特别强调,自己寻找的是多重图形组合——他称之为“形态中的形态,再中的形态”而不是单一的形态(例如头肩顶)。
魏斯认为,复合形态比单一形态更可靠,但同时指出:“即使某种形态的胜率只有50%,只要你拥有良好的风险控制计划,也能实现盈利。”
市场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天气、海浪、市场亦然。其中最重要的长期周期之一,是从通胀到通缩的转换周期。”
大约每两代人(约47至60年)就会出现一次通缩型市场,而这一轮通缩往往持续8到12年。
魏斯指出,上一次商品市场的通缩周期始于1980年,到他接受采访时(约1992年),这一周期已接近12年。“我认为我们正接近商品价格的一个重大底部。”
事实上,商品市场的熊市一直拖延到1990年代末,随后进入了2000年代由中国需求驱动的“超级周期”大牛市。
![]()
与《新市场奇才》的对话
问:你是如何成为一名交易员的?
这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在开始任何正式交易之前,我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
我花了无数个小时钻研走势图表,尽可能回溯到历史最早的数据。经过成千上万张图表的研究,我开始识别出某些规律性的模式,而这些模式最终成为我交易方法的基础。
问:你的图表研究究竟回溯到多早?
这取决于具体的市场和当时能获取到的图表数据。以谷物市场为例,我能够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的行情。
问:真的有必要回溯到那么久远的时期吗?
绝对有必要。长期图表分析的关键之一,是要意识到市场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识别这些反复出现或变化的长期模式,必须依赖大量的历史数据。弄清楚你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比如是通胀阶段还是通缩阶段——对于正确解读当下正在形成的图表形态至关重要。
问:为什么你选择完全依靠技术分析,而不是结合基本面分析?
许多经济学家尝试从基本面角度交易商品市场,但他们通常都以失败告终。问题在于:市场的运作更多地基于心理因素,而不是基本面。
举个例子,你可能判断白银的合理价格应为8美元——这也许在基本面上完全正确。但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比如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价格可能会暂时大幅高于其基本价值。在1980年那场商品通胀大潮的顶峰,白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司50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脱离了任何理性的基本面评估。
当然,最终市场总会回归其基本价值。事实上,在整个市场历史中,我想不出有哪一种商品最终没有回到其基础价值的例子。但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仅凭基本面操作的交易者,往往早已在中途被市场淘汰出局。
问:你是否完全遵循你的交易系统?还是有时会自行判断、忽略信号?
我在超过90%的时间里都会严格遵循系统,但偶尔也会尝试“超越系统”。由于我对这种偏离系统的操作非常谨慎且选择性极强,整体而言,它反而提升了我的交易表现。
经典语录
“市场的本质是人类心理的反映,而绘制图表只是把这种心理以图形方式呈现出来。”
“不同市场的周期长度差异巨大。以谷物为例,其走势高度依赖天气,二十年里可能出现五次牛市;而黄金这种资产,一百年中也许只有三到五次主要牛市周期。”
结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一章节篇幅虽短,但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有些人确实能够仅凭图表技术、无需依赖基本面分析,在市场中持续获利。
魏斯关于“形态组合分析”与“经济周期叠加”的思路极具启发性,尽管他没有提供具体实例,因此这些理念无法直接用于交易。
正如施瓦格所指出的:魏斯所投入的庞大研究精力以及他对自身业绩的解释,都暗示着一个事实——想靠图表赚钱,必须达到魏斯那样的水平。
换句话说,这条路不会轻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