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王风英
故乡有一条从不干涸的河流,叫滏阳河。宽阔的河面上水光潋滟,碧波荡漾,永不停歇地流淌在这片温暖静谧的土地上。
有水就有桥。被滏阳河哺育过的故乡有着数不清的桥,石桥、木桥、石拱桥……尤其这些年来,一些颇具现代化元素的时尚桥梁如雨后春笋般跨河而立,天鹅桥、彩虹桥、悬浮桥……这些桥生动地矗立在时光的河流里,润泽着临水而筑的小城人家。而滏源大桥(又名滏源桥)则贯通了峰峰城区的主要干道,让小城人有了走出去的豪迈与自信。
顾名思义,滏源桥是离滏阳河发源地最近的桥,也是峰峰城区所有桥梁中最长最大的桥。1996年10月,滏源桥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竣工通车。与这座桥同时竣工通行的还有元宝山双向隧道,它让千年瓷都彭城与峰峰矿区主城区无缝链接,给峰峰的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滏源桥长404米,其中横跨滏阳河204米,宽24米,白色大理石雕龙栏杆,桥下分别由32个巨大的水泥圆柱支撑,使得整座桥看上去坚固而稳定。
和煦的阳光见证了滏源桥的历史,日日温和地洒在桥面,洒在桥两侧白色大理石雕龙栏杆上,洒在熙来攘往的行人脸上,车流上。抑或,阳光像个调皮的孩子,一转眼又跳进了桥下的河面。清澈的河水粼光闪闪,金甲绽放。成行的杨柳守护着堤岸,摇曳的花草满目芬芳,一座桥在如画的景色里灵动隽秀。
桥下的河水是欢腾的,桥上的行人是喧闹的。每天,都会有车流人流从桥的这头涌向那头,又从桥的那头涌向这头。远远地望去,他们像一尾尾行走在岸上的鱼,从桥上欢快地滑过,不绝如缕。
闲暇时,我喜欢站在桥上看风景。故乡的春夏,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如烟如雾地环绕在桥北桥南桥头桥尾。一眼望去,河边的柳树清秀碧绿,在清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柔软的柳枝,梳理着秀美的长发,那情景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河两岸的花儿开得也是铺天盖地不管不顾,菖蒲花、荇菜花、月季花、蔷薇花……数不清的花儿争奇斗艳,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紫色、蓝色……活像打翻了色彩斑斓的颜料桶,让人心旷神怡。
但最迷人的,还是滏源桥的夜景了。每当夜色来临,华灯初上,滏源桥上便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尤其桥的两旁,一盏盏红灯笼分挂在桥两旁的电线杆上,从桥头到桥尾,红色的灯笼如影随形,就像给这座小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桥两旁的大理石栏杆上同样安装着七彩灯,一闪一闪地把滏源桥装点得斑驳迷离,流光溢彩。更绝妙的是,不管站在桥上的哪个位置,你都能看到桥的东北方向一座高大耸立的水塔。这座水塔是峰峰电厂工业遗存,曾经因年长而灰蒙蒙的它,如今粉刷一新后被重新“启用”,却惊艳了一座城。不信你看,当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眼前的水塔,时而如巨龙腾飞,时而变身响堂宝塔,时而展示古镇传奇,时而演绎陶瓷魅力……这些如影如幻的图画,在闪烁迷离的灯光下,明明暗暗,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再加上从元宝山上射下来的一大串灯光,与桥下滏河两岸滚动的七色彩带交相辉映,简直就是沉浸式光与影的梦幻世界。
每每站在桥上远眺,那层峦叠嶂的元宝山,那波澜壮阔的滏阳河,心胸总是无比宽阔,故乡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让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看青山草木葱茏、碧翠连天,不由得想起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看河流奔腾蜿蜒,一泻千里,又会念起夫子在岸上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高到低,从远到近,滏源桥就这样聚集了四周的风景,也聚集了人们的兴致与快乐。
如果遇到了下雨天,而且雨下得温温柔柔,雨丝细细密密,不疾不徐,附近的居民就会放下手里的事情,一起涌到滏源桥看雨。细雨霏霏,烟雾朦胧,山峦、河水、柳树、花草,与附近的城市建筑物,组合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更像一副湿淋淋的水墨雨帘,令人着迷。
滏源桥,滏河源头的桥,它宛如一条巨龙,在蓝天白云之下,腾飞在故乡广袤的大地,在青山绿水之间,连接着城市的繁华。忽然想起了卞之琳在《断章》中的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悠悠滏源桥,以其伟岸的身躯,支撑着这一方故土的发展,也装饰着这一方故土的梦,更把这一方故土的梦带向了遥远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