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悟法院民二庭巧用微信群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横跨两地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既为异地当事人减轻诉讼成本,又精准平衡双方权益,充分体现了司法便民与公平正义的有效统一。
异地借款引纠纷
千里诉讼陷不便
该案原告是位于深圳的一家金融公司,被告卢某是湖北省大悟县的居民,2023年9月至11月,卢某因生活消费需求,多次向该公司借款,每笔一万元,约定“前期少还、到期结清”。借款到期后,卢某仅偿还部分本息,剩余款项经原告多次催要仍未结清。截至起诉时,卢某尚欠借款本息共计三万余元。
由于原告公司地处深圳,与大悟法院相隔千里,立案后,原告代理人向法院道出难题:标的额不大,但来大悟开庭路途遥远,需耗费大量时间与交通成本,希望法院协调通过线上方式处理纠纷。
微信群搭“云端桥梁”
双向沟通促共识
法官在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晰、争议不大,且卢某在送达时表达了积极的调解意愿,于是决定采用线上调解方式,推动纠纷在庭前化解。
为最大限度便利当事人,法官建立了该案件微信调解群,引导双方坦诚沟通,交换意见。原告方体谅卢某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卢某也认可欠款事实,愿意还款,同时提出“分期还款+适当减免利息”的诉求。
分期付款减负担
互谅互让解心结
![]()
![]()
法官通过多轮线上沟通与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互谅互让,达成一致意见:原告公司同意减免部分利息,卢某分期支付剩余款项,并约定了相应的违约条款。这一方案有效平衡了双方利益诉求,体现了司法调解的温度与智慧。
“指尖调解”显效能
司法便民不止步
小小微信群,破解千里纠纷。大悟法院聚焦新时代群众司法需求,以微信群为载体,用“屏对屏”沟通打破地域限制,将传统“面对面”调解转化为“零距离”司法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纠纷快解决,真正实现了司法服务的“数字赋能”。
未来,大悟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服务,优化调解流程,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化解各类纠纷,让司法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效率。
本文来源于大悟法院民二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