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今天是“一身正气”的言言值班时间!
这年头,从明星到博主网上的奇葩护肤方式真不少,什么咖啡渣做面膜、白醋美白……各种离谱的方法,言言之前也聊过。
虽然辟谣过不少次,但听说社群里 还是有不少小伙伴反馈被谎言欺骗,最最最最危险的是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护肤方法有误☠。
![]()
毕竟一些护肤谣言被包装的天花乱坠,被不正经科普博主们说的头头是道,没有两把刷子还真容易被蒙,长此以往皮肤肯定要遭罪。
所以呢,咱们今天快马加鞭为大家带来:
『奇葩护肤法辟谣合集』
快来逐个对照,你有没有中招!希望大家都能擦亮双眼,科学、理智地护肤,简单、轻松地变美!
![]()
01
万年背锅侠,皮肤“缺水”啦?
燥热夏天,油皮党的烦恼也跟着升温,出油问题被无限放大。虽然现在已经准备入冬了,但你一定听过这句话:“皮肤油,都是因为缺水!”
水:我真的会谢,这锅我不背!

皮肤出油和皮肤缺水,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油皮最基础的还是要做好温和清洁,避免频繁深层清洁刺激到皮肤屏障。
另外可以使用一些疏通毛孔和控油的产品,避免油脂分泌旺盛造成痤疮发生。
![]()
02
洗脸要洗净,清洁力需最强劲?
还是咱们可怜的油皮,出门一天总觉得脸上油腻腻,没洗干净,很多朋友都想选择强清洁力的洁面产品,去油去油去油。
但其实, 长期使用强清洁力的洁面产品 ,不仅不能帮助控油,长此以往还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
油皮的属性和季节温度、饮食、心情、激素等等都有关,但偏偏与你在意的清洁程度无关。
03
必须卸妆加洁面,防晒才能洗干净?
过分追求干净,叠加过多的清洁步骤,反而会导致屏障受损,敏感泛红,得不偿失。
● 低SPF的防晒霜其实大都可以用洁面产品,甚至用清水解决;
●高SPF的防晒霜,如果是纯化学防晒或者是物化结合防晒,大多可以直接用洁面产品洗去;

如果是摇摇乐防晒和高SPF的纯物理防晒,可以选择洗卸二合一的产品。
04
眼霜用不好,脂肪粒使劲儿长?
使用眼霜带来太多营养,导致脂肪粒疯狂长?NoNoNo!脂肪粒和眼霜营养并没有关系,而是与不当的护肤方式有关。
比如护肤品不适合 (使用的护肤品有刺激性,眼部皮肤薄嫩脆弱,容易不耐受) ,或者是护肤习惯不好 (过度地摩擦刺激、过度去角质等) 。

在眼周护肤时,可以沿皮肤纹理轻柔点涂,力度不当很有可能“大力出奇迹”,因为用力地涂抹直接刺激到皮肤。
![]()
05
无添加、无防腐,纯天然、不骗人?
不少品牌都会打出“无添加”的旗号,用“温和”、“纯天然”、“0防腐剂”来吸引消费者,很多宣称“无添加”的产品实则偷偷添加。
产品宣称的“无添加”其实仅仅指——不添加我国《化妆品技术规范》中的51种防腐剂,而是加入了其他具有防腐效果的物质( 包括:防腐增效剂、辛香料植物精油、天然抑菌提取物) 。
![]()
添加不合格的防腐剂会影响产品质量;而完全不添加防腐剂,也会导致产品有微生物超标的风险。
我们要知道的是,很多护肤品中含有大量水分和营养成分,绝对是微生物成长的温床。

因此,一个护肤品除非是有特殊防腐形式,否则是不可能不加防腐剂的。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我们真正警惕的应该是那些使用不合格防腐剂的产品。
包括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就是典型,某些原料中彻底的非法添加。
“纯天然”的幌子下,有时藏着的不是温和,而是违规添加的工业染料。
![]()
06
酒精是致敏元凶,日常千万避开?
除了上面提到的防腐剂,酒精也经常成为大家忧心忡忡、不敢靠近的成分,其实化妆品中用的一般是经过处理的脱醛酒精(减少气味) 。
酒精也挺冤枉的,酒精在化妆品中的历史悠久,最初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化妆水/收敛水这类产品。
![]()
可能正是由于乙醇促渗透的性质,活性成分得以快速深入皮肤深层,才会造成泛红刺激,你说酒精“冤不冤”!
都2025了,酒精还要为烂脸背锅多少年?
酒精是油脂清洁好帮手,所以对于油性皮肤比较合适(但也要避免过于频繁使用高含量酒精产品,过犹不及嘛!) ,干皮和敏感皮还是谨慎些,可以选择低酒精含量产品 (在成分表中排名靠后) ,而且建议搭配保湿产品。
07
晚上护肤要关灯,还不能玩手机?
言言也经常被问到,是不是晚上使用了某某护肤品后就不能开灯,也不能玩手机?
此光非彼光,这里说到的光不是我们担心的“手机光”“电脑屏幕光”“卧室灯光”,避光使用,更多是指阳光中的紫外线。
![]()
一些真的不适合在白天使用的成分,并不意味着晚上使用这类成分,需要立即关灯,还不能看电视和看手机,甚至要躲在被窝里面偷偷用。
看完是不是又能安心耍手机了!
![]()
08
无辣不欢,痘痘上门?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辛辣和痘痘的相关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辣椒不致痘,但有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体质的敏感,并加剧身体整体炎症反应与皮肤炎症。
已经有小粉刺的人群要注意,以免因食辣,造成小粉刺发炎成为炎性大痘。

痘痘和吃的关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要明确一点,引起痘痘的主要因素是:1. 遗传;2. 油脂分泌;3. 皮肤菌群与肠道菌群。
而饮食只是产生痘痘的诱因。了解其中的关联性,有助于我们通过饮食习惯改善痘痘情况。
小提示:
乳制品有比较大可能致痘,但也和个人体质有关,长痘期间最好少吃;高GI饮食会加剧痤疮。
09
一用就上瘾,千万不能停?
言言还听说过某某护肤品如果用了,很容易上瘾,停止使用后皮肤会变得更差?听到这不禁感觉背后发凉,隐隐害怕。
比如,经常被误会的咖啡因,护肤品里的咖啡因经皮肤吸收后是不可能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当然不会上瘾。
![]()
还有人质疑过,长期使用功效型护肤品会不会上瘾?比如5%烟酰胺、20%抗坏血酸、或是0.2%视黄醇这样的“猛药”,会不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性?
我们的身体对这些成分的确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跟用不用护肤品没有任何关系,对于维生素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
而正规护肤品里的维生素,只是把它们直接“空投”到身体自然运输最难到达的地方,也就是表皮层,让皮肤保持最健康的状态,不管有多猛,都不会出现什么“戒断反应”的!不用担心!

10
用的越多越全,护肤效果越好?
水、乳、精华、肌底液、乳液、面霜,一次护肤统统堆在脸上?事实是,仅仅叠加而不讲究搭配和因人而异,这样的护肤只会“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效果0.5”!“
大家需将“95分护肤原则”时刻谨记心中,温和清洁+适度保湿+严格防晒,这三步,缺一不可,可以让屏障受损的皮肤休养生息自我修护。
![]()
做好基础步骤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如美白、抗老、去皱等,再添加其他产品。
叠太多成分,皮肤也会“消化不良”,建议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皮肤有健康问题时先恢复健康。
护肤,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但最重要的是有「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态度,对自己美丽的脸蛋负责的原则」。
不要轻易动摇、相信谣言,做自己护肤的主人。
策划:Gogo 监制:Judy
排版:熊仔
审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内容团队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支持原创,抄袭可耻,转载请联系
本期互动奖品
![]()
坦白局,你被哪个护肤套路骗过?你还知道什么套路?
在看+点赞+留言三连,随机抽2名各送相宜本草双效鲜活冻干精华液1份,次日文末置顶留言开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