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别错过,2元一样,样样2元。”
曾经,柳州街头巷尾的“2元店”里,
这样的吆喝声总能吸引路人驻足,
也成为不少市民的回忆。
![]()
西船大院路上的“2元起超市”。
连日来,记者走访柳州城区发现,
如今,这样的场景正在发生转变,
多数“2元店”已升级为
“2元起超市”或新型“10元超市”。
受电商、进货成本上涨
及房租压力等因素影响,
仍在坚守的店主们各有应对,
但物美价廉的性价比之选仍旧受到市民青睐。
曾经的“2元店”,每天有数百人光顾
在体育南路教师公寓对面的沿街商铺里,老板陈向坤的“2元起价超市”货架上放满了文件夹、USB小风扇、袜子、塑料碗等常见的日用品、小物件。据了解,这家开了5年的店铺,每天能迎来几百位客人。
“以前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2元,像头绳、打火机一类的小物件只要1元甚至更低。”陈向坤说,6年前随着进货成本的提高,店里能维持2元定价的商品已不多。如今货架上,2元区只剩本子、棉签等商品,更多的是几十元的水杯、拖鞋。
![]()
“2元起超市”里还能找到当年的热销品。
鱼峰区西船大院路上的“2元起超市”里,老板赵勇也有同感。“十几年前,店里商品流转快,进货频率大大高于现在。”然而,如今进货却成了难题,来购买的顾客少了,几千个的起批量导致商品有一定的积压风险。
赵勇说,小店原来在荣军路、飞鹅路等路段租了连排门面做生意,后由于房租上涨,他与合伙人改租了单个门面。
![]()
顾客在“2元起超市”选购商品。
“2元起超市”也在求变
面对新零售的冲击,社区老店也尝试进行调整。“我们不再执着追求2元定价,而是选择质量更好、外观更精美的商品,并在这两年开拓线上销售渠道。”赵勇向记者介绍,他还接入了外卖平台,同时建起客户社群,通过吸引私域流量构建更加稳定的客源。
“现在每天线上有20多单,加上常来的老客,生意还不错。”赵勇一边打包梳子、皮筋等商品一边介绍,他的店已成为周边上班族的“应急服务站”——忘带筷子、急需笔记本,来这里花2元就能解决,比等外卖更快。
商圈新店升级吸引年轻消费者
与此同时,一种新型“10元店”在各大购物中心、闹市街头崭露头角。在万达广场东街的10元购物店里,网红牙刷、文创产品被摆在显眼位置。“这款牙刷是我们在兴趣电商、社交电商平台上出镜频率很高的热门商品。”店里工作人员介绍,10元3支的高性价比让它深受消费者喜欢,线上线下同样走俏。
市民周女士表示,她已经在这家店逛了30多分钟,发现不少小商品物美价廉。据观察,店内商品价格多在10元至29元,从水杯、雨伞到耳机、小型加湿器,种类繁多。
面对商品价格上升,有市民表示:“现在店面租金高,成本也高,涨价可以理解。”这些新型10元店以简洁大方的店面风格、丰富且贴近生活的商品种类,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走过路过别错过,2元一样,样样2元。”
这句熟悉的吆喝曾是
柳州街头鲜活的市井注脚
是无数市民的“回忆杀”
如今,它们也完成了身份转变!
无论是坚守的老店
还是靠品质和设计吸引年轻人新店铺
不变的是“物美价廉”的消费本质
你比较喜欢逛哪种店铺呀~
来源/全媒体记者 黎双 刘心蕊
(来源:柳州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