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核动力导弹试射成功,装小型核反应堆,西方:移动的切尔诺贝利

0
分享至

15小时连续飞行1.4万公里,能绕地球近半圈,还能在空中“盘旋待命”数天甚至数周。



俄罗斯这款名为“海燕”的核动力巡航导弹,刚完成关键试射就惊动了全球。

10月26日,普京正式宣布这款全球独有的武器试验成功,更让人关注的是,俄方第一时间就把消息通报给了美国。

今天标叔就带大家从能看懂的角度,聊聊这款导弹到底有多厉害,试射成功后通报美国背后的门道,以及它带来的争议和影响。




核动力让导弹“无限续航”

10月21日,“海燕”导弹从俄罗斯北冰洋新地岛的潘科沃试验场发射,在空中足足飞了15个小时,飞行距离达到1.4万公里。

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特意强调,这还不是它的极限,要是愿意,还能飞得更远、更久。



1.4万公里是什么概念?咱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从北京飞到纽约大约是1.1万公里,“海燕”的试射距离,相当于从俄罗斯本土出发,飞抵美国纽约后再往回飞一段,还能富余不少航程。

要是换个路线,就算绕着南极飞一圈,再转头打击目标都完全够用。

大家可能会好奇,核动力怎么能让导弹“无限续航”?其实原理没那么复杂。



“海燕”的动力系统分两部分,发射的时候先靠固体火箭助推,把导弹加速到两马赫(也就是两倍音速),之后助推火箭脱落,核动力发动机就开始工作了。

这个核动力发动机,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型核反应堆,相当于把“核锅炉”装进了导弹里。

它通过核燃料的链式裂变释放热量,加热从进气口进来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后,从尾喷口高速喷出,就能产生持续的推力。



而空气在飞行过程中是源源不断的,核燃料本身消耗又极少,所以理论上它能一直飞,实现“无限航程”。

除了续航,“海燕”的突防能力也拉满了。

它的外形设计很特别,是矩形截面的弹体,搭配多棱锥形弹头,还有可折叠的大展弦比机翼,这种设计能让它在低空长时间飞行,高度最低能降到50米,相当于贴着地面飞,普通雷达很难探测到。



而且它表面还涂了隐身涂层,雷达反射面积特别小,再加上它能“无限续航”,可以规划迂回路线——比如从北极绕到南美,再从墨西哥湾进攻美国本土,完全绕开传统反导系统的部署区域。

更关键的是,它还有机动变轨能力,飞行路线根本没法预测,像欧洲的“天空之盾”、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在它面前都很难发挥作用。

另外,“海燕”还能搭载核弹头,核战斗部的威力大约在25万吨到3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10多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



一旦发射,不管是从哪个方向突防,都能给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也是它被称为“末日武器”的原因之一。

试射后立刻通报美国

“海燕”试射成功后,俄罗斯当即就把消息通报给了美国。

按常理来说,这么厉害的新型战略武器,大多会藏着掖着,俄罗斯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告知对手,这背后其实藏着很深的战略考量,不是简单的“炫耀武力”。



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候亮出“海燕”,就是想告诉美国:我有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你得重视和我的谈判,不能随便放弃军控对话。

这些年美国一直在搞“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还在全球部署反导阵地,目的就是削弱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

俄罗斯担心,一旦美国的反导系统成型,自己的传统核导弹就很难发挥作用。



而“海燕”凭借无限续航和不可预测的飞行轨迹,刚好能突破美国的反导系统,相当于给美国的反导计划“泼了一盆冷水”。

俄罗斯主动通报,也是在传递一个信号:我这款武器就是为了应对你的反导系统,你要是继续推进相关部署,我就会加快“海燕”的部署,咱们谁也别想占到便宜。

再者,虽然美俄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作为全球两大核大国,双方都清楚,不能让矛盾升级到失控的地步。



俄罗斯主动通报试射情况,就是为了避免误判——要是不提前说,导弹在空中长时间飞行,很可能被美国的雷达当成攻击信号,引发不必要的紧张。

就像特朗普透露的那样,莫斯科知道美国有核潜艇部署在其海岸附近,美国也清楚俄罗斯的战略动向,这种“互相知情”的状态,是核大国之间避免冲突的重要前提。

俄罗斯主动通报,既是展示实力,也是在维持这种战略平衡,告诉美国“我没打算偷袭,但我的实力你得认”。



面对俄罗斯的通报,美国方面也很快有了回应。

特朗普在被问到这件事时,表示俄罗斯此时试射核导弹“不合时宜”,还敦促普京把精力放在结束乌克兰战争上,而不是研发新型导弹。

但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美国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紧张,反而透露出双方仍有沟通渠道的信号。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美国知道俄罗斯研发“海燕”,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的战略威慑,不是为了主动发动战争。

而且美国自己也有强大的核威慑能力,双方都明白“相互确保摧毁”的道理,不会轻易打破现有的平衡。

除此之外,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布试射成功,还有俄乌战场的背景。



近期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打击俄境内纵深目标,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

俄罗斯亮出“海燕”,也是在向西方传递警告:要是继续加码对乌克兰的援助,甚至威胁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罗斯有足够的手段进行反制。

这款导弹的出现,相当于给俄罗斯的“核盾牌”再添了一层保障,让西方在对乌援助上不得不有所顾忌,不敢轻易触碰俄罗斯的红线。



全球独一份的“末日武器”

“海燕”导弹被普京称为“全球其他国家都没有的独特武器”,它的优势确实很突出,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争议。

以前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很快就会进入大气层,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对手很难有反应时间,但同时也容易被导弹预警系统探测到。

而“海燕”不一样,它能以超低空飞行,雷达很难发现,还能在空中盘旋数天甚至数周,随时等待打击指令,甚至可以被召回。



这种“移动的核威慑”,能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起攻击,也不知道它会从哪个方向来,防御起来根本无从下手。

比如,要是乌克兰或者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发动打击,俄罗斯可以发射“海燕”,让它在美国周边空域盘旋。

这时候美国就会陷入两难:要是升级冲突,“海燕”随时可能发起攻击;要是不升级,又得一直承受这种威慑压力。



而且“海燕”的部署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像洲际弹道导弹那样建设复杂的发射井,它可以从倾斜的地面发射装置点火升空,部署起来更灵活,生存能力也更强。

俄罗斯已经在搭建配套的基础设施,甚至有消息称,美方已经锁定了一个潜在部署地点,距离莫斯科以北约475公里,紧邻核弹头储存设施,方便快速反应。

虽然俄罗斯表示“海燕”通过新型屏蔽材料和结构优化,已经把辐射泄漏控制在较低水平,但只要是核动力装置,就不可能完全消除泄漏风险。


苏联核动力巡航导弹模型

导弹在空中飞行时,难免会产生微量的放射性尾气,要是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坠毁,还可能造成局部核污染。

更关键的是,就算“海燕”不搭载核战斗部,它的核动力装置本身就是一个“移动核污染源”,一旦坠毁,不管落到哪里,都会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造成严重危害。

另外,核动力导弹的技术稳定性也备受质疑。



小型核反应堆在高速飞行、剧烈震动的环境下,能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虽然俄罗斯这次试射成功了,但一次试射不代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后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海燕”的出现,让美国的反导系统变得“形同虚设”,也让其他国家意识到,传统的防御体系已经无法应对新型战略武器。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投入到新型战略武器的研发中,全球军备竞赛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保卫处招聘要求硕士学历,高校回应

保卫处招聘要求硕士学历,高校回应

大象新闻
2025-11-03 20:32:02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11-03 10:56:11
朝阳40多个街道300多个社区(村)被抽中,快来看看有没有您家?

朝阳40多个街道300多个社区(村)被抽中,快来看看有没有您家?

家住朝阳
2025-11-03 18:54:10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吃瓜局
2025-11-02 15:30:18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生活通
2025-11-03 11:34:55
CCTV直播!德国冠军赛赛程出炉:张本智和夺冠难!国乒全员弃赛

CCTV直播!德国冠军赛赛程出炉:张本智和夺冠难!国乒全员弃赛

好乒乓
2025-11-03 12:25:45
曝红军村方向的俄军司令被解职!乌克兰发起局部反攻

曝红军村方向的俄军司令被解职!乌克兰发起局部反攻

项鹏飞
2025-11-03 16:12:40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横厅”,不想住也卖不出,彻底沦为不动产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横厅”,不想住也卖不出,彻底沦为不动产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03 16:49:0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财联社
2025-11-01 13:34:21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26:14
俄罗斯最大石油港口遇袭!5艘万吨油轮起火爆炸

俄罗斯最大石油港口遇袭!5艘万吨油轮起火爆炸

项鹏飞
2025-11-03 20:38:50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0-29 16:09:46
5种被医生列入黑名单的牙膏,长期用或会致癌,看看你家有吗

5种被医生列入黑名单的牙膏,长期用或会致癌,看看你家有吗

二大爷观世界
2025-11-03 21:36:20
55年大授衔他猜自己中将,却被授大校,气得他一辈子不穿大校军装

55年大授衔他猜自己中将,却被授大校,气得他一辈子不穿大校军装

小豫讲故事
2025-10-30 06:00:03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科学发掘
2025-11-01 14:38:23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除夕烟火灿烂
2025-11-01 12:30:51
2025-11-03 22:23:00
健身狂人
健身狂人
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392文章数 362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今年秋冬最时髦的穿法:外套+连帽卫衣,减龄又松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