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有一个原则,就是你可以对历史史实进行不同的解读,但不可以篡改历史。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犯过一个又一个错误,我们翻阅历史书,借鉴以前人类所犯下的错误,吸取教训从而让自己以后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就会不断进步;但如果人们篡改历史,人们将不会从前人在历史上犯下的错误中吸取任何教训,就很难有进步。
我们可以看看当今的各国各民族,凡是敢于正视历史的,基本都发展得不错;凡是没有勇气正视历史、掩盖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往往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康熙帝派施琅出兵攻下台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明朝残余力量,而不是为了获取这块土地。这个结论是有史实证据作支撑的:清朝曾经与荷兰人达成协议,商定与荷兰人联手攻下台湾,消灭郑氏,战后将台湾割让给荷兰作为酬谢;清朝攻下台湾以后,也一度认为“消灭明朝残余力量”的作战目的已经实现,而“台湾为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张放弃台湾。
 ![]()
 ![]()
清朝对消灭明朝残余力量包括消除汉人心目中对明朝的怀念的重视甚于对国家领土的重视,并不仅仅只有“施琅攻台”这一个孤例。
永历帝率领李定国、白文选等人逃入缅甸。因为永历帝是根正苗红的明朝皇室正统,大清一定会把他赶尽杀绝,于是派遣吴三桂进入缅甸将永历帝抓获,押回云南处死。
 ![]()
永历帝死后,跟随他的明朝残余力量不再与清朝为敌。他们虽然不愿剃发易服,但也不再“反清复明”。白文选降清了,李定国死后其部下包括他的儿子李嗣兴在内也纷纷降清。永历帝带入缅甸的残部对大清再无威胁,他们占据的那片土地,大清就再也没有兴趣夺回来了。那块土地就是今天属于缅甸的“果敢地区”,昔日的大明孤忠就是今天的果敢人。
看到这个案例,你还认为大清皇帝有领土执念,非要“给天下一个圆满”、非要捍卫我们国家领土的“金瓯无缺”吗?
如果你认为以上案例还不够,我们可以再看看北方。康熙帝在位的时候,俄国人侵入我国东北地区。清军在雅克萨击败了俄军。在清朝作为胜利一方与俄国人签署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大清放弃了尼布楚、贝加尔湖这些千百年来都是中国故土的广袤领土给俄国人。
康熙帝的儿子雍正帝在位期间,大清与俄国签署《中俄恰克图条约》,再次放弃大片领土给俄国人。雍正帝放弃给俄国人的领土面积甚至远超俄国人在谈判前预设的从大清获取土地的“最高目标”,这让超预期完成任务的俄罗斯谈判特使萨瓦欣喜若狂,他在给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回信中才会高兴地写道:“雍正皇帝出于对俄国人民的无比赤诚和衷心热爱,还将大面积的中国土地划拨给了我们……边界的划分十分有利于俄罗斯帝国,大量空旷的蒙古土地,现在并入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有的地方扩大了几天,有的则扩大了几个星期行程的面积。雍正皇帝真是俄国人民的好儿子!”
以上事实在中俄双边都有记载。这封信的原件还在俄罗斯的档案馆里保存着,证据确凿。
因为给俄国人送领土送多了,大清皇帝被俄国人亲切地称为“俄国人民的好儿子”。俄国人拿走的领土比小小的台湾岛可大多了,可大清皇帝对俄国人拿走大片土地毫不心疼,也没有夺回来的想法,不骂他们“败家子”都算是对他们嘴上留德了,现在因为康熙拿回来一个小岛,就对其歌功颂德,说他有维护领土完整“金瓯无缺”的意识,好意思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