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伦敦南华克法庭的法槌落下,一场横跨中英两国的金融追凶大戏迎来关键转折。10月30日,天津警方通报显示,潜逃英国六年的蓝天格锐案主犯钱志敏已于9月29日当庭认罪,涉案的6.1万枚比特币(约合493亿元人民币)去向,瞬间成为全球舆论的暴风眼。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
一、从“三世富贵”到阶下囚:比特币女王的双面人生
在中国投资者眼中,钱志敏是蒙着粉白面纱、坐着轮椅被众人高举的“花花”,是那个承诺“给格锐三年,还你三世富贵”的神秘女强人。在英国,她化名张雅迪,摇身变成手握巨款的“比特币女王”,住着月租16万的伦敦富人区豪宅,用加密钱包里的数字黄金肆意挥霍。
![]()
这场华丽的身份变身,始于201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当蓝天格锐资金链断裂、12万投资者血本无归时,钱志敏早已带着11.4亿投资者血汗钱购买的比特币,用伪造护照经老挝逃往英国。她随身携带的黑色笔记本电脑里,6.1万枚比特币如同定时炸弹,既是她东山再起的资本,也是最终将她送入监狱的罪证。
![]()
二、豪宅里的“数字洗钱局”:老板卧床20小时,助理跑腿买豪车
在伦敦,钱志敏用月薪3.7万人民币招来一位“特殊助理”——华裔女子温简。这位法学文凭持有者、离婚后独自带娃的经济拮据女性,很快成为钱志敏在英国的“人形提款机”。
![]()
每天,钱志敏在价值上亿的豪宅里卧床20小时,通过笔记本电脑指挥比特币交易、网购奢侈品。温简则负责将交易来的现金转换成现实资产:奔驰轿车、哈罗德百货的购物袋、贵族学校赫思费特的入学通知书……这对主仆用比特币构建起一个虚幻的财富帝国,直到2018年那场惊动警方的豪宅突袭。
![]()
三、493亿赃款归谁?
如今,钱志敏交出的6.1万枚比特币(另含价值6700万英镑的其他加密货币)被英国皇家检察署冻结,这场跨国追赃案进入最敏感阶段。
![]()
英国政府的小算盘:面对300亿英镑财政缺口,财政部官员私下询问“能否用这笔钱堵窟窿”。根据英国《犯罪收益法》,若无人认领或认领失败,50%赃款归警方,50%划归内政部。这意味英国可能“合法”吞下数百亿人民币。
中国受害者的呐喊:代表超千名受害者的Fieldfisher律师事务所威廉·格洛弗律师怒斥:“被冻结的比特币不属于英国政府!12万中国投资者中很多是老人和弱势群体,他们失去了毕生积蓄,英国无权随意处置这笔钱!”
赔偿方案的争议:英国皇家检察署提出“民事追偿令”,但未明确赔偿标准。2017年骗局败露时,1枚比特币仅值750英镑,如今已暴涨至8.3万英镑。若按本金比例分配,比特币增值的巨额利润将落入英国政府口袋。
![]()
四、全球追赃启示录:加密货币犯罪如何突破司法壁垒?
这起案件暴露了跨国金融犯罪的新趋势:犯罪分子利用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性,将传统洗钱手段升级为“数字黄金”的全球流转。而国际司法合作仍存在重大漏洞:
1. 技术壁垒:英国警方2018年查获设备时,未能及时破解加密钱包,导致钱志敏潜逃六年。
2. 法律冲突:中国集资诈骗罪与英国洗钱罪的定罪逻辑差异,给跨境追赃带来复杂性。
3. 利益博弈:赃款归属涉及中英两国司法主权,更牵动数百亿资金流向。
“这不仅是法律战,更是心理战。”参与追逃的中方工作人员透露,“钱志敏直到狱中才交出最后一个存储设备的密码,说明犯罪分子对司法系统的对抗已精细到每个环节。”
![]()
五、未来走向:493亿比特币会成为中英司法合作的试金石吗?
随着钱志敏认罪,案件进入赃款分配的关键期。英国皇家检察署承诺设立赔偿计划,但具体方案仍笼罩在迷雾中。中国警方持续与英方开展跨境追逃追赃合作,同时警告投资者警惕“跨境追索代理”骗局。
![]()
这起案件给全球敲响警钟:当加密货币成为犯罪工具,国际司法体系必须突破传统框架,构建涵盖技术解码、法律协同、资金返还的全链条追赃机制。否则,下一个“比特币女王”可能正在某个暗网交易平台,策划着更庞大的数字金融骗局。
从天津到伦敦,从“三世富贵”的谎言到493亿赃款的归属,钱志敏案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加密货币时代金融犯罪的复杂性与跨国追赃的艰巨性。当英国法庭的法槌落下,这场涉及12万中国投资者、横跨两大法域的司法博弈,或许才刚刚揭开序幕。#热点观察家第13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