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加班到深夜,看着电脑里没改完的方案,突然蹲在工位上红了眼 —— 明明已经连轴转了 3 天,可脑子里冒出来的全是 “这点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没用”。
后来才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的痛苦,不是来自外界的刁难,而是源于和自己的 “死磕”:减肥多吃一口就骂自己没毅力,工作出点错就否定全部努力,甚至连没回复消息的愧疚感,都能缠著自己一整晚。
直到偶然翻到《与自己和解》,那些拧巴、焦虑的情绪,好像突然被人轻轻抚平了。
原来我们都在 “无意识地伤害自己”
书里有个观点让我瞬间破防:“很多人对陌生人的包容,远比对自己多。”
作者举了个很日常的例子:如果朋友迟到,我们会说 “路上是不是堵车了”;可如果是自己迟到,就会反复责怪 “怎么又磨蹭,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书里没有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像一位温柔的观察者,帮我们拆解那些 “自我攻击” 的小细节:
总是把 “我应该做到” 挂在嘴边,把 “期待” 变成了 “枷锁”
犯错后第一反应是 “我真笨”,而不是 “这次没做好,下次试试别的方法”
甚至会因为 “没达到别人的认可”,就悄悄否定自己的价值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想法,其实都在一点点消耗着我们的心力。
3 个 “小练习”,帮你停止内耗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只是 “点醒你”,还给出了能直接落地的方法。我试着做了一周,明显感觉心里的 “石头” 轻了很多。
1. “情绪命名” 法:别让焦虑躲在暗处
当你因为一件事烦躁时,别急着陷进去,试着在纸上写下:“我现在因为____(具体事),感到____(比如焦虑 / 愧疚 / 生气)。”
比如我之前因为没完成计划焦虑,写下来后发现:“我不是‘没用’,只是今天效率低了,明天可以调整下时间安排。” 很多时候,把情绪说清楚,它就没那么可怕了。
2. “自我关怀” 对话:像对朋友一样对自己
书里建议,当你想批评自己时,先停下来问:“如果是朋友遇到这件事,我会怎么跟他说?”
之前我因为演讲忘词自责,本来想骂自己 “怎么这么没用”,但换成朋友的视角,我会说:“第一次演讲紧张很正常,你已经比很多人勇敢了,下次多练练就好。” 试着用同样的话对自己说,心里会暖很多。
3. “允许不完美” 清单:接受自己的 “小破绽”
每天睡前花 5 分钟,写下 “今天我没做好,但没关系的事”。比如 “今天没运动,没关系,明天可以散步 10 分钟”“报告里有个小错,没关系,已经改过来了”。
慢慢你会发现,那些 “没做好” 的事,根本不会影响你的人生,反而会让你更真实。
读这本书的人,都在悄悄改变
书的后记里,收集了很多读者的反馈:
“之前因为分手,一直怪自己不够好,读了书才明白,不是我不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现在遇到问题,不会先骂自己了,而是会想‘我现在需要什么帮助’。”
“我终于敢对自己说:‘就算不优秀,我也值得被爱。’”
其实,“与自己和解” 不是放弃努力,也不是躺平,而是学会把 “跟自己较劲” 的力气,变成 “好好生活” 的底气。
如果你也总在深夜翻来覆去责怪自己,如果你也因为一点小事就否定全部的自己,如果你也想停止内耗,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 不妨试试这本书。
或许在某个翻开书页的瞬间,你会突然和自己 “握手言和”,发现原来不用那么用力,也能好好生活。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把《与自己和解》带回家。愿我们都能学会:对自己温柔一点,毕竟你已经很努力在生活了。
互动福利:在评论区留言 “我想和自己和解的一件事”,抽 3 位朋友送《与自己和解》实体书,让我们一起停止内耗,好好爱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