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政坛这几年换首相换得跟走马灯似的,这次轮到高市早苗上台了。她在2025年10月21日正式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这可是日本宪政史上头一遭,有了首位女性领导人。
高市早苗上台那天,日本媒体炒得热火朝天,NHK和共同社都实时报道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投票细节。她在众院拿了237票直接过半,参院第一轮123票差点儿没过,第二轮才勉强胜出。
内阁组建也费了劲,当晚在皇宫搞完任命仪式,新政府才算正式启动。茂木敏充继续留任外相,其他岗位多给了保守派的人。维新会加入后,整个联盟更偏右了,公明党过去总管些对华友好的事,现在没了这个缓冲,政策走向让人捏把汗。
高市早苗的立场大家都知道,她一贯主张改宪法第九条,放开军事限制,在历史问题上持保守观点,还老提台湾议题,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次上台前,她就派人去见台湾地区的赖清德,释放些信号,让周边国家都警惕起来。
国际反应来得快,美国国务院头一个发贺词,强调日美同盟牢不可破。欧盟、韩国那些也陆续表态,但北京这边安静得像没事儿人一样。
10月2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坤被日本共同社记者问到高市早苗当选的事,他只说注意到选举结果,这是日本内部事务,中方希望日方跟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推动战略互惠关系。
![]()
没提半个贺字,跟过去岸田文雄或石破茂上台时中方快速回应的风格大不一样。日媒马上捕捉到这点,《读卖新闻》那些就开始分析,说中方可能对高市的对华立场有顾虑,尤其是她那套安倍式强硬调调。
第二天,10月22日,高市早苗忙着内阁调整和经济议题,她下令研究增加防卫预算,目标占GDP的2%。但中方还是没动静。外交部网站上没更新相关内容,日本企业界开始嘀咕,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人公开说,对华贸易是命根子,任何政策变动都得悠着点。
2024年的通商白皮书数据显示,日本40%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那些原材料找不到替身,要是供应链出问题,家电、汽车、食品生产俩月内就得瘫。韩国对华依赖都没这么高,日本要是闹僵,吃亏的准是自己。
高市早苗在党内会议上重申要加强日美同盟,但对中日关系只泛泛提了提稳定发展,没具体举措。
10月23日,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施政方针演说,内容主要是强化同盟、提升防卫力和经济复苏。她把中国叫“重要邻国”,但又说在安保和经济安全领域有需要关注的问题,呼吁高层对话推进互惠关系。
演说后,日媒追问中方贺电的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说,按外交惯例安排,没正面说发不发。高市政府内部开始讨论对华策略,茂木敏充负责协调,但北京那边继续观察。
台湾媒体这时报道,高市可能加大对台支持,这让中方更警觉。央视那些媒体评论日本新政局,强调新政府得尊重历史事实和台湾问题底线。
10月24日,外交部记者会上,郭嘉坤又被问到高市演说里的涉华内容,他说中方注意到日方表态,希望日方言行一致,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避免负面举动影响大局。还是没贺电。
![]()
日本《朝日新闻》刊文说,这沉默不寻常,七天内没回应显示中方在等日方实际行动。高市早苗出席记者会时,说日本会基于国家利益行事,但没直指中国。维新会党首在议会发言,支持高市在台湾问题上更主动,这加剧了外界对中日摩擦的担心。
10月25日,日本股市有点波动,企业担心关系恶化。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被追问贺电,重复说按惯例安排。高市内阁批准预算草案,军费开支涨了不少。
公明党退出后,对华渠道少了,维新会的激进立场让政府整体更右倾。中方媒体像《环球时报》分析,说高市继承安倍路线,在台湾和历史问题上嚣张,可能会让中日关系迎来最反华的一届政府。
10月26日,高市早苗访问美军基地,强调日美防卫合作。日媒说这可能加剧地区紧张。中方继续没贺词,外界解读为有意晾着,等日方纠错。
10月27日,美国记者问中方为什么没向高市发贺信贺电,发言人说按外交惯例已作安排,没多解释。日本政府内部压力增大,高市早苗的首相位置本来就不稳,自民党在国会没多数,得靠维新会撑着,那些条件挺苛刻的。10月28日下午,王毅外长给茂木敏充打了电话,这通话正好在高市上台 7天后。
![]()
通话持续30分钟,王毅先祝贺茂木再次出任外相,说中日是近邻,得保持稳定关系。但没提高市早苗的贺词,转而强调日本新内阁在对华交往上得走好第一步,扣好第一粒扣子,特别是历史和台湾问题,这是两国关系的根基和信义。
茂木回应说日方重视中日合作,提了高层交往必要性,还对中方某些出口管制有意见。王毅重申这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底线,日方得谨慎,避免越红线。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概要显示,双方还聊了经济合作和地区稳定,但重点是日方得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这通电话被日媒解读为中方对日本新政府的提醒,高市早苗过去的表态太激进,像否认侵华历史、推修宪、派人见赖清德,这些都踩了中方痛点。维新会加入后,联盟更右翼化,公明党的友好作用没了,中日互动渠道缩水。
王毅的话挑明了,一步错步步错,要是日方在核心利益上乱来,对关系的破坏会很严重。从中方态度看,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外交上更自信了,不急着贺喜,先敲打敲打。
中国没贺电的事成了风向标,提醒日方别轻举妄动。中日互为近邻,四个政治文件是基础,高市如果言行一致,推动互惠,还能稳住大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