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会晤在2025年10月30日,正好是特朗普亚洲之行的收尾阶段,中方则是韩国访问的起点。地点选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附近的空军基地贵宾室,方便双方快速衔接行程。
特朗普提前抵达,站在停机坪迎接中方飞机落地,这种安排在外交场合不算常见,之前类似情况包括他迎接其他国家领导人时。会晤时长控制在100分钟,特朗普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微笑表情,这点在媒体报道中反复提及,成为这次事件的一个标志性细节。
这次见面是特朗普2025年1月就职后与中方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接触,上次类似会晤要追溯到2019年大阪G20峰会。中间隔了六年,期间美中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从年初起维持高关税政策,中国则在稀土出口上加强管控。
会晤前,通过部长级通话和马来西亚磋商,双方已就部分问题形成初步共识,为釜山对话铺路。国际社会特别关注贸易争端是否能得到缓解,因为这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和经济走势。
特朗普的亚洲行程从马来西亚起步,然后去日本,最后到韩国,每站都签下贸易协议或投资承诺,显示出他外交侧重经济议题。
中方10月30日上午抵达釜山,开启三天韩国访问,包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选择空军基地作为场地,便于特朗普谈完即走,中方则继续日程。安保工作严密,周边道路管制,媒体只能从远处拍摄。
会晤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达期待,提到可能谈芬太尼管控、农业贸易、稀土供应和芯片合作,预测时长三到四小时。实际只用了100分钟,效率超出预期。参与者包括两国外交官员、国家安全顾问和贸易代表。进入讨论后,美方清场,确保闭门状态。
![]()
核心议题围绕经贸展开。美国强调贸易逆差问题,要求平衡,中国指出两国经济互补,可通过合作化解。芬太尼成为美方重点,中国同意加强边境查缉和联合执法。
稀土供应是关键,美国依赖中国资源,中国承诺延迟部分出口限制,作为交换,美国在半导体出口上给出有限豁免。农业方面,中国恢复美国大豆进口,规模回到2019年水平,美国相应把关税从57%降到47%。
特朗普在过程中保持微笑,点头回应中方观点,显示出积极姿态。双方还触及地缘问题,如乌克兰局势,美国希望合作推动和平,中国坚持中立。芯片合作部分,美国同意有限技术转移,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共识基于前期协调,避免现场卡壳。
![]()
会晤结束时,特朗普对记者说这次见面超出预期,几乎所有议题都有进展,但细节等官方通报。中国方面强调对话有助于稳定关系。
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飞回华盛顿,预计下午抵达白宫,继续处理国内事务如减税法案。中方离开机场,继续韩国日程,包括与韩国总统会面和出席峰会。
后续进展中,双方没有马上出联合声明,而是各自发布通报。美国商务部确认关税调整方向,中国商务部欢迎互惠措施。股市反应正面,美国指数小幅上扬,反映市场对缓和的乐观。专家分析,这次100分钟对话给贸易争端按下暂停键,但核心分歧如科技安全和供应链调整仍需长期谈判。
特朗普返回后,向国会报告成果,推动立法支持。中方完成访问后回北京,监督协议执行。两国关系进入观察期,重点看行动是否跟上共识。特朗普提到明年4月访华,中方随后访美,这被视为巩固关系的步骤。
从更广角度看,这次会晤反映美中作为两大经济体,必须通过对话管理分歧。贸易战过去几个月已造成全球经济波动,谁都不想再加码。
特朗普的微笑或许是策略性信号,旨在营造正面氛围,但实际让步显示出务实一面。中国在稀土和芬太尼上给出承诺,也体现出合作意愿。
![]()
市场层面,投资者关注关税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中国出口商保持谨慎,避免无订单生产。美国进口商继续分散供应链,以防变数。整体来说,这次釜山会晤虽短,却在关键时刻稳住局面,避免恶化。
长远影响上,美中关系不是零和游戏,这次对话证明矛盾可调和。但如果执行不力,摩擦可能重燃。特朗普团队包括贸易代表和国务卿,参与制定后续计划。中国则通过外交渠道跟进,确保共识落地。
![]()
这次100分钟会晤虽未彻底化解矛盾,却提供缓冲空间。特朗普的笑容成为符号,代表短暂缓和。未来几个月,执行情况将决定关系走向。如果访华计划实现,可能开启新一轮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