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这个充满多样选择的社会里,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们,尤其是九零后一代,逐渐开始投身于像送外卖、快递或者开滴滴这类灵活的工作中。他们通常月薪能在六七千元上下,有时甚至能接近万元,总体来说,单纯从收入角度来看,这份活儿并不算差。每天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日子过得紧凑而充实,简单又忙碌。
可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各界的讨论时,却听到不少学者们发出担忧的声音。他们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把重心放得太靠前了些,光顾着短期赚钱,却忽略了学点硬技术的长远价值。在他们眼中,一份稳定的、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才能让人生更有保障,而年轻人们现在选的这一行,似乎显得有些目光短浅,缺乏对未来发展的周全打算。
基于这些批评,我们最近采访了十几位从事这类工作的九零后年轻人,想听听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聊下来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大家不想追求更稳定的职业路径。相反,很多年轻人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学习一门扎实的技能,或者找个安稳的平台发展的。但现实生活往往不给面子,它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不少人的去路。具体来说,这些年轻人为啥会选择跑腿送外卖这事儿呢?归根到底,主要有四个挺现实的原因。
![]()
01 送外卖、跑滴滴的工作很自由
送外卖、跑滴滴这份工作真的很自由。现在的年轻人都追求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谁愿意整天被人管着?想象一下,要是去学一门技术,比如汽修啊、钳工啊什么的,学成之后大概率得进工厂或者企业上班。
每天早上准时打卡,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听着车间主任的吆喝,这种日子想想就觉得憋屈。更别提工资了,很多技术岗位的起步工资也就三四千块钱,在大城市里连房租都不够付。而且请假特别难,有时候家里有事想请个假,还得看领导脸色,层层审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
但是送外卖、跑滴滴就不一样了。我认识的一个外卖小哥跟我说,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份工作的自由度。今天想多赚点钱,就多接几单;要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想休息,直接把手机关了就行,根本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收入方面也更灵活,勤快一点的话,月入过万也不是梦。
这种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对年轻人来说实在太有吸引力了。你说谁不愿意过这种日子呢?想干活就干活,想休息就休息,挣多少钱全看自己的努力程度。相比之下,工厂里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对追求自由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
02 现在的技术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学技术也会过时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前两年非要学编程,家里花了好几万送他去培训班。结果等他学完出来,市场上流行的编程语言又换了一茬。这种事情在技术行业太常见了。就像我认识的那个90后外卖员潘亮,他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学汽修,好不容易把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汽车的核心部件都摸透了,结果一抬头发现满大街跑的都是新能源汽车。这得多打击人啊!辛辛苦苦学的技术,还没捂热乎就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说实话,这种技术迭代的速度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他们觉得,与其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学一门可能很快就会过时的技术,还不如选择一些更稳定的行业。送外卖、跑滴滴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是辛苦了点,但至少不用担心技术过时的问题。
只要还有人点外卖,还有人需要打车,这个行业就能一直做下去。而且这些工作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随时都可以开始赚钱。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是个很实际的选择。
![]()
03 学门“技术”的成本也太高
现在的年轻人啊,谁不想掌握个专业技能呢?可现实往往不给面子。就拿我一个表弟来说,去年嚷嚷着要去学电工技术,结果一问培训机构,光是学费就要两万多,还得脱产学习整整一年半。这一年半里不但要掏钱交学费,还完全没有收入来源。更让他打退堂鼓的是,就算学成出师,刚开始在装修公司干活,月薪也就三千出头。想要月入过万?老师傅们都说至少得熬个三五年。这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对很多家境普通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道过不去的坎。
相比之下,送外卖就显得亲切多了。我认识的小王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去年从老家来城里,第二天就下载了外卖APP,参加了个简单的线下培训,第三天就开始接单挣钱了。用他的话说:"虽然风吹日晒辛苦点,但至少不用先往里贴钱,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这种即时回报的工作模式,对急需解决温饱问题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毕竟在城里租个单间就要一千多,每月生活费也得两千起步,要是先去学技术,这大半年光出不进的日子,实在熬不住。
![]()
04 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并非不需要技术
很多人对送外卖这行存在误解,总觉得这是个纯体力活。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就拿我常点外卖的那家面馆来说,有个叫小李的外卖员特别厉害。他不仅对周边每个小区的路线门儿清,连哪个时间段哪个写字楼的电梯最拥堵都了如指掌。
有次我好奇问他秘诀,他笑着说这都得靠平时积累:比如早高峰要避开学校路段,午高峰得绕开商务区,晚上送大学城要错开下课时间。更绝的是,他手机里存着几十个保安和前台的联系方式,有时候遇到小区不让进的情况,打个电话就能搞定。
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比如同时接好几单的时候,要怎么规划路线才能都不超时?遇到商家出餐慢要怎么沟通?餐洒了要怎么跟顾客解释?这些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可不比坐在办公室里解决问题简单。我经常看到小李一边骑车一边用耳机接单,还要随时注意路况,这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没几个月根本练不出来。
![]()
再说说网约车司机这行。我有个朋友老张开了三年网约车,他跟我吐槽说这活儿远不是会开车就行。得知道早高峰机场单多,晚高峰酒吧街客源旺,下雨天商场订单会暴增。更要命的是得时刻关注交规变化,哪个路口新装了摄像头,哪条路改成单行道了,这些信息漏掉一条就可能白干好几天。老张最得意的是他能记住两百多个老乘客的喜好:王总上车要听财经新闻,李小姐讨厌空调直吹,赵阿姨晕车得开窗通风。这些细节处理得好,乘客给的评分就高,平台派单也会优先考虑。
总的来说,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大家都渴望一种立竿见影的踏实感。送外卖和开网约车虽然辛苦,但至少能让年轻人看到明天的饭钱有着落,下个月的房租不用愁。而学技术这件事,就像种一棵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果子的树,在三五年后才能尝到甜头的漫长等待里,很多人可能早就被现实压弯了腰。
这种选择背后,其实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特有的务实和智慧。他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懂得审时度势,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工作算不上光鲜亮丽,但这些年轻人用汗水书写的奋斗故事,同样值得被看见和理解。毕竟,生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出想要的模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