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一场发生在重庆工商大学的师生风波,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言行与责任的深刻关联,堪称一堂生动至极的法律实践课。
![]()
10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女生李某在社交平台上投下了一颗“舆论炸弹”,指控法学院胡x老师“刻薄媚男”。她言辞激烈地称胡老师“上课特别刻薄,把没礼貌当幽默”。如此尖锐的指控,瞬间在网络上激起层层涟漪。
涉事老师很快发现了这一投诉,他冷静且理智地将投诉内容截图发至学生群内。他要求投诉者拿出确凿证据,并且表明已联系发布平台获取投诉者信息,明确表示将起诉其侵犯名誉权。面对老师的严肃回应,李某在群聊中紧急道歉,道出了投稿吐槽的缘由:只因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一节课竟被老师批评了20分钟,这让她感到无比难堪,一时冲动便在网上发布了那些言论。
![]()
从李某仅仅因为老师表示要起诉就如此惧怕并道歉这一表现来看,其指控大概率是无中生有。毕竟,若真有充分理由,又怎会如此轻易退缩?涉事老师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接受道歉,他认为道歉无法弥补所造成的伤害,强调必须让学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重庆工商大学辅导员则回应称,事情正在由相关部门处理,具体情况暂不方便透露。
随后,李某再次在社交平台发声致歉。她坦诚因在《经济法》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被胡老师教育后,一时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于10月28日晚向“工商秘密”和个人朋友圈发表了对胡老师的不当言论,还夸大了相关情况。她言辞恳切地希望大家能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然而,道歉并非万能的挡箭牌。正如一句名言所说:“道歉有用的话,要法律作何用?”涉事老师身为法学老师,其职责便是教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此次事件,无疑是一场现实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学课,尤其是给李某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我们相信,涉事老师并非是要过分要求李某赔礼道歉,而是希望她能真正明白学会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嘴上随意说说,看似轻松,实则可能伤害他人,更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希望经过这一课后,李某能够深刻反思,明白言语的边界和责任的重量。同时,这一事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都应谨言慎行,尊重他人名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