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宣布,搭载核动力装置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这款被西方称为“末日武器”的超级装备,其性能参数一经披露便引发震动,普京明确表示,“波塞冬”的速度和深度在全球无可比拟,近期不存在被快速超越的可能,且破坏力“远超俄罗斯最具前景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
作为一款核动力驱动的巨型无人水下潜航器,它搭载8兆瓦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能实现近乎无限的续航,可在深海自主巡游数周乃至数月。
1000米以下的潜深超约185公里/小时的水下速度,让现有反潜探测与拦截手段基本失效,而200万吨级的核弹头,更使其具备引发放射性海啸的“面杀伤”能力。
早在2001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俄方便开始着力发展规避反导系统的“非对称武器”,“波塞冬”正是这一思路的核心成果。
![]()
其技术源头可追溯至苏联时期的“超级鱼雷”构想,20世纪80年代紧凑型核反应堆技术成熟后,鲁宾海洋工程中央设计局正式启动研发,2008年完成首次发射试验,2023年实现核弹头量产,此次测试成功标志着它从研发阶段正式转向实战部署。
从战略定位来看,“波塞冬”承担着双重毁灭性使命:既能隐蔽抵近敌国近海引爆核弹头,通过海啸摧毁沿海城市与关键基础设施,造成长期放射性污染。
也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层层防御,对核心舰艇实施致命打击,其“无法防御”的特性彻底颠覆了传统战略威慑逻辑。
![]()
目前,俄罗斯已为“波塞冬”配备专用作战平台,“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可搭载6枚该型潜航器,另一艘专用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正加紧建造,计划2026年后形成战斗力,未来俄军列装数量预计将超过32枚。
普京此次官宣测试成功,不仅是对研发成果的确认,更是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强势表态。
在全球核竞赛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波塞冬”的实战部署将打破现有战略平衡,迫使各国重新审视水下战略防御体系。
传统反导与反潜体系的失效,意味着全球将进入“深海战略威慑”的新阶段,而这种“无法防御”的武器带来的地缘影响,正随着深海中那道高速潜行的身影持续扩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