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一个国家每五位国民中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老人,当近半数劳动者退休后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系,这样的“老龄化困境”距离马来西亚还有多远?
2025年10月30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重磅报告给出了答案:若不加快改革养老体系,未来二十年内,马来西亚将直面“严重养老危机”,“老无所养”可能从个体担忧演变为国家层面的系统性风险。
这份报告,用一组组扎心数据揭开了马来西亚养老体系的“漏洞”,而这些漏洞背后,关乎数百万老年人的晚年尊严,更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根基,马来西亚究竟该如何破局?
![]()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明确警示,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是马来西亚养老危机的“导火索”,数据显示,到2045年,马来西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4%,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而到2056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攀升至20%,意味着每五位马来西亚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与加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西亚的养老保障覆盖范围却处于全球下游水平。
目前该国“无需个人缴费、由政府直接提供的老年津贴”(即社会养老金)仅覆盖不到10%的老年人口,核心社会养老金项目“乐龄援助金”(BantuanWargaEmas,简称BWE)的覆盖比例更是低至4%,远低于区域内其他国家。
![]()
横向对比来看,东南亚邻国在社会养老金覆盖上已走在前列:泰国的社会养老金覆盖率接近90%,菲律宾与越南也分别达到30%左右。
马来西亚的养老保障不仅“覆盖面窄”,还存在“保障力度弱”的问题,BWE与“关怀现金援助”(STR)是该国针对低收入老人的两项核心福利计划,但两者合计的补助金额仅占老年家庭税前收入的10%以内,这样的金额对于维持基本养老生活几乎起不到支撑作用。
有分析指出,这种“低覆盖+低标准”的双重不足,使得马来西亚老年人在面对医疗、日常开支等需求时,往往陷入“无钱可用”的困境,尤其是农村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晚年生活质量更是难以保障。
![]()
世界银行将马来西亚的养老安全体系问题概括为“双重结构性漏洞”,这一判断精准点出了矛盾的核心。
第一重漏洞体现在“储蓄端”:超过一半的马来西亚劳动人口未参与雇员公积金(EPF)缴费,这意味着他们在退休后没有公积金储蓄作为养老支撑,只能依赖家庭或社会救助。
而即便参与了EPF缴费的群体,储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50%的EPF缴费者在55岁(该国公积金提取年龄)时,账户储蓄不足1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5万元)。
![]()
但根据马来西亚当地生活成本测算,要维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至少需要25万令吉的公积金储蓄,一正一反的差距,让“未老先穷”成为许多马来西亚人的真实写照。
第二重漏洞则出现在“福利端”,政策设计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养老保障的缺口,目前BWE的发放资格与“贫困线收入”(Poverty Line Income,PLI)直接挂钩,仅月收入低于2589令吉(约合人民币3800元)的家庭可申请领取。
但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这一贫困线标准已严重脱离当前的实际生活成本,随着物价上涨、医疗开支增加,许多收入略高于2589令吉的家庭,同样面临养老资金紧张的问题,却因“门槛卡死”无法享受福利。
![]()
此外,BWE的领取年龄设定为60岁,而当前马来西亚人的平均寿命已有所延长,固定的领取年龄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使得福利资源无法更精准地投向最需要的群体。
事实上,养老保障体系的缺陷并非无解,国际社会已有诸多可借鉴的经验,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提到,中国、印度与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实践表明,即便金额不高的社会养老金,也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心理幸福感,还能减轻年轻一代的赡养压力,尤其在多代同堂的社会结构中,这种“溢出效应”会惠及整个家庭。
![]()
以中国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为例,尽管人均每月补助金额不高,但有效覆盖了数亿农村老年人,缓解了农村地区的老年贫困问题。
印度的“国家社会援助计划”则通过分级补助,让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都能获得基本保障。这些案例都证明,社会养老金不仅是一项福利政策,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基于国际经验与马来西亚的实际情况,世界银行提出了三项关键改革建议,首先,应重构BWE的资格认定标准,用“体面生活基本支出标准”替代现有的贫困线标准,让福利覆盖更贴合实际需求。
![]()
其次,建议将BWE的领取年龄从60岁调整至65岁,并建立与平均寿命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确保福利资源的高效利用。
最后,应优先将BWE的覆盖范围扩大至B40群体(即收入最低40%的家庭),再逐步向全国老年人口推广,避免“一刀切”式改革带来的风险。
马来西亚当前的养老改革已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拖延,按照当前的老龄化速度与养老体系现状,到2035年,马来西亚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韩国、泰国等国当年进入老龄化时的水平,但该国的养老金体系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
如果不及时推进改革,未来可能出现“老人无养老金、子女无余力、国家无储备”的三重困境,老年人因缺乏保障陷入贫困,年轻一代因赡养压力影响消费与发展,国家则因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经济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强调,扩大社会养老金覆盖范围应成为马来西亚短期优先推进的改革目标,这不仅关乎数百万老年人的晚年尊严,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根基。
![]()
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老龄化浪潮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就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通过完善社会养老金体系,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能释放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毕竟,一个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社会,才能让更多人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是每个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守护的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