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 金钱草
责任编辑 | 郑瑶
202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医药行业,行业格局持续洗牌,创新与分化成为关键词。
基于A股近500家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本文聚焦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六大细分赛道,从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规模、利润水平、销售费用率等核心指标出发,简要分析各领域经营现状,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01
营收下滑,细分赛道业绩大多下滑
2025年前三季度的医药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营收整体承压,但细分领域表现冰火两重天。2025年前三季度,A股医药板块在承压中前行。全行业496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84万亿元,同比微降1.82%,整体格局稳中藏变,各细分赛道表现显著分化。
关注赛柏蓝,主页对话框回复「496」获取496家药企最新营收、利润名单~
营收格局:商业板块体量最大,生物制品回调最深。从营收规模看,“医药商业”以7872亿元稳居第一,同比小幅增长0.64%;“化学制药”以3952亿元紧随其后,但规模同比下降3.65%。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制品”板块营收降幅最为显著,同比下降13.61%,反映出该领域阶段性调整的压力。
利润表现:化学制药总额领先,医疗服务盈利效率较高。在盈利方面,“化学制药”以419亿元的净利润位居各细分行业之首。“中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的净利润规模在200亿至300亿元之间。若从“盈利能力”而非规模来看,“医疗服务”板块成为最大亮点,其净利润率超过15%,高居行业榜首;“医疗器械”以14.98%的净利润率紧随其后,显示出这两个赛道突出的盈利质量。
费用结构:生物制品销售费用率最高,医疗服务控制最优。销售费用的投入与结构也揭示出不同行业的运营模式差异。“化学制药”的销售费用总额最高,达704亿元;“中药”行业以535亿元位居第二。而从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来看,“生物制品”板块超过25%,为全行业最高;“中药”行业也达到20.5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服务”行业的销售费用率仅为7.01%,展现出优异的成本控制能力。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02
分行业营收TOP10企业分析
化学制药行业
2025年前三季度代表性企业业绩表现如下:从营业收入看,主要企业间规模差距明显,第1-2位企业如华东医药和复星医药营收均接近300亿元,第三位的恒瑞医药也超过230亿元;而9-10位的丽珠集团、华邦健康则不足百亿。在增长态势上,多数企业营收同比出现下滑,但恒瑞医药(+14.85%)和新和成(+5.45%)实现逆势增长。
盈利能力的分化更为突出。净利润率最高的新和成达到31.97%,恒瑞医药(24.80%)和丽珠集团(19.24%)也表现优异。相比之下,哈药股份的净利润率仅为2.74%,盈利能力薄弱。
其中新和成以极低的销售费用率(0.76%)实现了最高的净利润率,堪称高效经营的典范;而销售费用率最高的恒瑞医药(29.24%)和丽珠集团(28.57%),其净利润率也位居前列,属于高投入高回报模式。
整体看,企业间分化显著,创新驱动型(如恒瑞)与成本领先型(如新和成)并存。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生物制品行业
2025年前三季度,A股生物制品行业营业收入TOP10企业分化明显,通化东宝营收同比激增50.55%,净利润率高达55.14%,但销售费用率也达38.03%,显示高增长伴随高投入;甘李药业营收增长35.73%,净利润率26.85%,销售费用率32.13%,同样呈现“高成长、高费用”模式。
与之对比,智飞生物营收暴跌66.53%,净利润率为-15.81%,业绩承压明显。上海莱士与天坛生物销售费用率低,分别为3.96%和2.02%,成本控制突出,净利润率达24.15%和18.34%。此外,长春高新、康弘药业、特宝生物销售费用率均超38%,其中特宝生物以40.69%居首,净利润率26.85%,反映销售驱动特征。
整体来看,企业间业绩分化剧烈,创新药与生物制品领域呈现高增长、高投入趋势,而部分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实现稳健盈利。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医疗器械行业
通过2025年A股前三季度TOP10医疗企业的关键财务数据,反映出行业内的显著差异与多样态势;前十企业入围门槛超过37亿元。
从营业收入看,迈瑞医疗以258.34亿元占据绝对优势,但其同比增长为-12.38%,或许意味着市场接近饱和或竞争加剧。联影医疗表现亮眼,营收增长27.39%,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净利润方面,迈瑞医疗净利润率达29.30%,盈利能力强劲;而蓝帆医疗净利润为负,经营面临挑战,凸显企业盈利状况的两极分化。
综合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正加速创新转型。像迈瑞医疗这类龙头,凭借技术积累维持优势;部分企业则通过高销售费用抢占份额。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中药行业
2025年前三季度,中药行业与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等行业类似,业绩整体分化明显;前十企业入围门槛接近50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白云山由于纳入部分医药商业,以616.06亿元位居榜首,远超其他企业;云南白药以306.54亿元位列第二,华润三九则以219.86亿元排在第三,这三家企业构成了行业的第一梯队。
在成长性方面,华润三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8%,表现较为突出,而太极集团同比下降22.49%,面临一定经营压力。
净利润上,云南白药以47.77亿元领先,白云山次之。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医药商业
2025年前三季度,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前十企业展现出鲜明的经营特征,头部企业营收规模显著,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企业入围门槛为200亿元。
在营业收入规模上,上海医药以2151亿元高居首位,九州通和重药控股分别以1193亿元和622.11亿元位列二、三名。
从增长情况看,多数企业较为平稳,九州通同比增长5.20%,表现稳健。然而,国药一致同比下降2.38%,海王生物降幅达12.38%,面临一定的发展挑战。
净利润方面,各企业差距明显。上海医药净利润51.47亿元,盈利能力突出。但重药控股净利润仅3.84亿元,净利率低至0.62%,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行业涵盖CRO、体检、专业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呈现发展分化的态势,前十企业入围门槛为32亿元。
从营业收入来看,国内CR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以328.57亿元大幅领先,展现出其在行业内的强劲实力和广泛业务布局;医疗服务的爱尔眼科以174.84亿元位居第二,同为国内CRO领先企业之一的康龙化成100.86亿元位列第三。
成长性方面,药明康德同比增长18.61%,康龙化成增长14.38%,发展势头良好;而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面临一定市场压力。
净利润状况差异较大,药明康德净利润120.76亿元,净利率36.75%,盈利能力强劲。但金域医学净利润为负,九洲药业净利率也较低。企业盈利水平参差不齐。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附:496家药企最新前三季度业绩详单
![]()
![]()
![]()
![]()
![]()
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以申万二级类别进行划分。
内容沟通:Xinmeitizhongxin-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