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古树名木承文脉 花园城市映京华”2025年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石景山区八大处公园启动。活动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系统展示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成果,提升全社会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古树数字博物馆二期、古树医院、京华古树视频号、《故园茂树》等工作成果,为第二届“古树最美守护者”颁发奖杯,为“古树保护义务监督员”颁发聘书,石景山区介绍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等。
![]()
![]()
此次活动以石景山区为活动举办地,主要依托于石景山区拥有丰富的古树资源,石景山区共有古树名木1545株,其中一级古树141株,二级古树1404株。在此基础上,石景山区内还拥有黄连木、黑枣、玉兰、皂荚等多个珍稀古树品种,这些古树不仅是城市记忆与文化的载体,更是石景山区乃至全市珍贵的“活文物”。
![]()
石景山区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区域发展规划,探索“保护中求发展、发展中稳提升”的发展方向。
![]()
近年来,石景山区系统推进古树名木资源体检、建档、复壮及改善生境工作。截至目前,先后推出古树复壮、古树生境保护等多项保护措施,在改善古树长势,提升古树生存环境方面成果显著。同时,在关注古树本体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探索“古树+教育”“古树+商业”“古树+文化”融合发展模式,系统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实现保护和利用双推动的发展成效。
![]()
今年,石景山区多措并举,在完成硬质铺装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石景山区古树名木硬质铺装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结合古树复壮工程率先启动古树硬质铺装破除工作,达成古树为“松绑”的效果。 未来,结合“花园城市”建设,石景山区将古树保护与城市更新、景观提升相融合,打造兼具生态效益与文化魅力的公共空间,推动自然遗产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
![]()
宣传周期间,石景山区首次印发了《石景山区古树名木图鉴手册》,以宣传周为契机,向市民宣传石景山区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此外,石景山区古树保护工作者还将多年收集的古树名木种子,以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实生繁殖,借此次活动机会,将繁殖成果予以展现。
![]()
同时还为市民准备了古树印章、年轮模型、科普文创等丰富多样的古树科普展品。结合石景山区文化发展,石景山展区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参与此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古树与文化交互发展的成效。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石景山区园林局
记者:高丽 杨昕
编辑:高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