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野蜂飞舞》的急促旋律掠过中山陵的梧桐叶梢,当芭蕾演员的红裙与林间晚风共舞,2025 南京森林音乐会在 10 月 7 日的月光中落下帷幕。这场横跨中秋与国庆的艺术盛宴,以 19 国艺术家的联袂演绎为笔,以林海、月光为卷,在五天时间里为 1.5 万名现场观众与 2600 万线上听众,书写了自然与音乐交融的浪漫篇章。
这场汇聚 19 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盛会,除了多元的艺术呈现,扩声体系以 “沉浸体验、精准覆盖、稳定输出” 为核心,凭借Soundscape 声音景观系统、新品 CCL 系统、经典 J - 系列三大扩声设备的协同运作,攻克户外复杂声学环境难题,为不同场景的声音传递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
户外聆听交响乐有着独特魅力:中山陵林海的自然气息与交响乐旋律交融,带来室内场馆无法复制的松弛感和沉浸感。但户外声学缺陷同样突出,声音易扩散衰减,更关键的是缺失室内音乐厅的专业混响环境,导致交响乐声部模糊、音色单薄,难以完全展现作品细节与气势。本届音乐会的突破核心,在于引入Soundscape声音景观系统等三大扩声设备,其中En-space电子可变混响功能堪称关键。该功能并非简单模拟,而是通过专业采集收录了全球九大顶级场馆的声学环境数据,构建精准数字模型。现场技术团队可根据曲目实时调用,让户外舞台瞬间拥有世界名厅的声学质感,彻底解决了户外交响乐的痛点问题。
![]()
今年的森林音乐会突破了单一场馆的局限,构建起 "主会场 + 第二现场" 的立体艺术空间。中山陵音乐台的天然穹顶下,百年樟木与环形音壁构成独一无二的声学剧场,一万多名观众在这里与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近距离对话,感受大自然音乐台的本真浪漫。而首次开设的南京体育学院第二现场,则让 5000 余名市民在百年体育场的历史肌理中,通过高清大屏同步畅享顶级演出。
从 10 月 3 日的 "秋风扫弦" 到 7 日的 "红裙踏歌",五场演出如同精心封装的艺术盲盒,每日解锁不同惊喜。首场西班牙主题专场中,胡安・曼努埃尔・卡尼扎雷斯的古典吉他与弗拉明戈舞步碰撞出《安达卢斯协奏》的激情,高迪建筑影像与《眺望大海》旋律相映,诠释着南欧文化的细腻与热烈。10 月 6 日的中秋夜专场更显匠心,洪毅全原创的《功夫协奏曲》让拳脚与音符共舞,班多钮琴焕新演绎的《金蛇狂舞》则让传统民乐焕发异域风情,谭盾《风与鸟的密语》中,乐团模拟的鸟鸣与林间真声交织成最动人的自然对话。
![]()
![]()
![]()
![]()
![]()
![]()

收官之日,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联手呈现的完整版《卡门》,成为整场盛会的高光时刻。红裙映林海,响板逐光行,古典芭蕾与交响之美在户外舞台首次完整绽放,将欧陆风情推向极致。更巧妙的是每场演出的 "隐藏款" 返场 —— 同样的《野蜂飞舞》经不同乐器演绎,让追场观众收获专属乐趣。
![]()
Soundscape 声音景观系统
沉浸式的多维声效构建
Soundscape 声音景观系统聚焦 “空间声效营造”,通过多维度声像定位技术,打破传统线性扩声的平面局限,为一万多名现场观众打造了 "耳听为实" 的沉浸式听觉盛宴,成为本次音乐会当之无愧的 "声学魔法师"。该系统能对声音信号进行精准的空间分配,让听众在不同位置都能感受到声音的方位感与层次感,仿佛置身于声音场景内部。
Soundscape 系统的强大能力源于其 "硬件引擎 + 软件模块" 的精密架构,以高度集成的技术设计实现对声音的全方位掌控。其核心动力来自DS100 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平台,这一支持 Dante 网络协议的信号引擎搭载 64x64 电平与延迟矩阵,可对 64 个输入通道进行独立的电平调节、延迟控制与滤波处理,并精准分配至 64 个输出通道。在南京森林音乐会的复杂场景中,DS100 展现出极致的信号处理效率 —— 在 48kHz 采样率下,信号从输入到输出的延迟可控制在1.5 毫秒以内,确保了声音与舞台表演的完美同步,即使是舞者足尖点地的细微声响也能精准传递。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可扩展的 I/O 选项与开放的集成能力,通过 OSC 协议可与第三方控制系统无缝衔接,实现与灯光、视频等元素的联动控制,为多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技术可能。
支撑系统实现创意突破的是两大核心软件模块,它们共同构成了音响设计师的 "创意工具箱":
En-Scene 声像定位模块:作为基于声源对象的信号管理工具,它支持对多达 128 个声音对象进行独立的三维空间定位与动态移动控制,同时通过算法实现最多64 个音箱的协同工作。在音乐会现场,这一模块让每件乐器、每个人声都拥有了精准的 "声学坐标",实现了 "听觉与视觉的同步对应"。
En-Space 电子可变混响模块:通过独特的边界平面仿真技术,基于144 个边界平面响应数据构建虚拟声学环境,采集并存储了全球九大知名表演场所的声学脉冲响应。这项在线生成技术无需传声器反馈回路,能快速为户外场地赋予音乐厅级的混响特性,且可根据演出需求灵活调整。
新品 CCL 系统
紧凑型的精准传音方案
作为本次引入的d&b年度新品,CCL 紧凑型心形线阵列系统承担了 “精准声能控制” 的关键角色。其采用无源设计,搭载两个 7 英寸前置驱动器与两颗 1.75 英寸高频换能器,能在保证音质清晰度的同时,通过心形指向特性严格控制低频扩散范围,避免声音向森林深处无效传播,减少环境杂音干扰。
该系统机身仅重 18 千克,流线型外观可自然融入音乐台的绿荫环境,实现 “技术设备隐身化”。在实际应用中,它能将声音信号均匀覆盖至场地各个区域,无论是前排近距离听众还是中后排分散观众,都能接收到无衰减、低失真的声音信号,解决了户外场地声音覆盖不均的常见问题。
经典 J - 系列
高稳定性的宽频输出保障
经典 J - 系列音响以成熟的稳定性和宽频响应能力,成为音乐会的 “基础声能支柱”。面对超 10000 人的主会场规模,该系列通过精准的覆盖角度设计,确保从贵宾席到草坪后排的全区域声音强度一致,不会出现近场过强、远场过弱的情况。
其宽频特性可完整还原不同频段的声音细节,既能清晰传递高频信号的细腻质感,又能稳定输出低频信号的厚重底音,在长时间连续运行中保持性能稳定,为整场音乐会的声音输出提供可靠保障,适配大规模现场观众的听觉需求。
2025 年的森林音乐会,在空间维度完成了一次重要突破。南京广电集团联合人民日报、央视频等 125 家媒体平台开启全程直播,通过屏幕与网络观众共享这份秋日浪漫。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林间,2025 南京森林音乐会的记忆已镌刻在月光与掌声中。19 国艺术家的联袂、1.5 万观众的相伴、2600 万次的云端共振,共同谱写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化乐章。待到来年秋风起,林海间必将再度奏响新的交响。
![]()
音响团队
南京唐宁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dbaudio德榜音响
以下为广告,与本文无关:
留言转发,点击「在看」
可获得老铁认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