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芯片
荷兰单方面管制中国半导体公司的行动已经为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根据多家外媒报道,全球因为得不到安世半导体出口的芯片,很多车企已经停止了一部分生产线。从一开始德国大众,到后来日本丰田,再到现在美国车企也开始闹“芯片荒”。这种情况下荷兰遭到多个国家的施压,但他们仍然保持强硬,上周甚至被曝出准备“没收”中国的企业。不过另一边荷兰还在表面上下功夫,多次声称准备和中国谈判。
![]()
半导体车间
这次事件本质是荷兰援引所谓的《商品供应法》,不仅冻结了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运营权,还罢免了依公司法合法任命的中方首席执行官,试图通过更换管理层干预技术与资产流向。但这一操作严重低估了中国在安世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安世半导体80%的封装测试环节集中于中国工厂,荷兰总部仅承担管理职能,真正决定芯片能否转化为商品的“最后一公里”完全由中方掌控。接管令生效后,安世中国东莞工厂随即启动出口管制,导致依赖其供货的欧美车企陷入危机
![]()
荷兰首相被问“管制是否愚蠢”
30日,中国闻泰科技明确划出谈判红线:任何恢复安世出口的协议,必须包含恢复前CEO职务这一核心条件,同时要求荷兰归还完整的控制权与所有权。这一条件看似简单,实则直指问题本质——前CEO是推动安世与中国供应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人物,其被无理解雇本就缺乏法律依据,恢复其职既是纠正程序错误,更是重建中方控制权的象征。荷兰试图以“国家安全”为名行资产干预之实,却忽略了半导体产业“分工深度绑定”的核心特征,最终陷入“管得了总部、管不了产能”的尴尬境地。
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的强硬立场背后,是对产业链话语权的绝对自信:没有中国工厂的出货支撑,安世的芯片设计再先进也无法进入全球市场,荷兰接管的不过是“空壳总部”。此前安世中国已对欧美客户提出人民币结算、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等附加条件,进一步夯实了谈判优势。闻泰科技提出的“唯一通路”,本质上是对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是对“产业控制权取决于实际产能而非行政命令”的有力印证。
![]()
车载芯片
值得注意的还有,荷兰半导体产业自身的软肋也加剧了其困境。作为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的所在地,荷兰高端制造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等关键原料,而中方此前升级的稀土出口管制已让ASML面临生产延迟风险。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荷方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掌控安世的同时,ASML正因美荷联合出口管制承受订单下滑压力,2025年其对华订单占比已从2024年的近一半骤降至20%。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试图以政治手段切割产业链、剥夺合法权益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利益。荷兰若想破解困局,唯有正视中方核心诉求,纠正对安世半导体的非法干预才是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