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时代的弄潮儿纷纷陨落,昔日“高端家居大卖”跌落神坛。
家居圈又暴雷了。
![]()
这一次多米诺骨牌砸到了“美克美家”身上。
![]()
在扬州万怡酒店一楼的美克美家店铺里,橱窗里“三折清仓”的标签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在一线城市里,曾经占据2000㎡的美克美家旗舰店,如今仅剩800㎡的残躯。
![]()
种种来看,这个曾代表中产生活美学的符号,正经历着成立近30年来最严峻的危机。
全国超400名员工累计被拖欠薪资超千万元,数十家供应商的货款被无限期拖延,国际批发业务占比过半却难掩18.3亿元短期债务压顶的窘境。
![]()
美克家居的困境,也给整个行业敲了一个警钟:房地产变天了,家居行业的生意也要跟着调整了。
欠薪千万、巨亏17亿!
出海家居巨头也撑不住了
9月轰轰烈烈的“讨薪门”,让美克家居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也同时将其经营困境暴露在大众面前。
一个名为“美克全国维权”的微信群聚集了超400名员工,涉及多个城市门店,被拖欠的薪酬金额已超千万元。
![]()
根据报道,有部分员工称,工资从去年就开始拖欠了,最开始拖欠一周,后来时间就越来越长,现在直接拖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没发,销售提成更是成“空头支票”。
一位来自华东的门店员工表示,其所在门店已闭店多月,相关补偿承诺也未兑现。
除了大规模欠薪,美克家居还深陷供应商欠款纠纷。
![]()
有一家为美克家居门店提供装修服务的供应商,其与美克家居的欠款纠纷自2022年起始,历经两年拉锯仍未解决。
尽管官司最终胜诉,但美克家居也仅结算了三分之一的装修款,仍有二十多万元余款未支付,这笔钱至今仍在啃噬着他和工人们的生计。
多次催促,可得到的结果只有“款项已上报,需排队结清,暂无明确时间”。
类似遭遇并非孤例。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美克家居作为被告的合同纠纷案件超数十起,另有多起劳动纠纷,多与薪酬及租赁相关。
![]()
欠薪欠款的背后,是美克家居资金链彻底吃紧。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美克家居累计亏损超17亿元。
![]()
2022年净亏损2.89亿元,2023年亏损4.63亿元,2024年扩大至8.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虽亏损收窄至8798万元,但仍未扭亏。
![]()
同时,美克家居资金链压力也在不断加剧。
截至2025年6月末,美克家居的资产负债表已亮起刺目的红色警报——资产负债率飙升至63.10%,账上现金不足1.56亿元,却要应对高达18.3亿元的短期债务压顶。
更令人心惊的是,其流动比率仅0.84,速动比率更是跌跌破1.0的生死线至0.27,这意味着企业每1元现金要偿还11.7元债务,流动性危机已逼近临界点。
在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下,美克家居把之前2000平的店,砍到800平都不到,更是在全国清库存、卖样品,以维持房租水电的固定开销。
除了缩减面积,降低运营成本,美克家居也开始频繁关店。
![]()
年报显示,其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141家缩减至2024年的111家,2025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关闭了4家低效门店。
![]()
可见,这家曾以“高端家具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坐稳行业标杆的企业,如今正跌入成立近30年来最凶险的生存峡谷。
债务压顶、员工欠薪、供应商追债的三重危机交织,将其逼至现金流断裂的悬崖边缘。
从行业标杆到连续亏损
高端家居卖不动了?
说起美克家居这个名字,做跨境的都知道这个“牌子硬”。
在2022年以前,美克家居是很风光的,当时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美克家居却逆势上涨,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美克家居实现营业收入52.75亿元,同比增长15.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大增92.3%。
![]()
92%的净利增长,在整个家居行业来看,都是数一数二的。
这家1995年诞生于乌鲁木齐的中外合资企业,以松木家具出口起家,凭借对欧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迅速成长为国内家具出口领域的隐形冠军。
![]()
2000年登陆A股时,其年营收已达2.36亿元,成为首批登陆资本市场的家居企业。
之后,在2002年推出了“美克美家”品牌,通过与美国著名的家具品牌伊森艾伦的合资合作,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家居零售模式。
这也是美克家居目前最大的品牌,定位高端化,全套价格在10-120万元不等,瞄准的就是追求高端品质的中产群体。
![]()
2014年的证券简称变更,标志着企业战略的全面升维。
依托天津、赣州、越南四大制造基地,构建起覆盖实木、定制、软装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以及覆盖近50国的销售网络。
![]()
在“2018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美克美家品牌价值已达116.68亿元,连续9年蝉联家具类服务排行榜第一和“五星门店”的荣誉评定,一度被视为“中国家居品牌国际化”的样板。
然而到了2022年,这份风光就戛然而止了。进入2022年,美克家居一样难逃疫情侵蚀。
2022全年营收骤降至44.96亿元,同比下滑14.78%,归母净利润亏损2.98亿元,同比降低230.01%,创上市以来首亏。
这之后,一亏就刹不住车了。
2022到2024这三年,营收从44.96亿掉到33.95亿,少了快四分之一。净利润更是从亏2.89亿变成亏8.64亿。
跟不上时代的老模式
事实上,美克家居的业绩下滑并非偶然。
美克家居的业绩滑坡本质上是宏观经济周期、产业政策调整与企业战略刚性碰撞的必然结果。
作为深度绑定房地产产业链的中高端家具企业,其商业模式在消费分级时代暴露出多重结构性缺陷。
一个是重资产模式的反噬,此前,美克家居的商业模式重点都在直营,而且这些都是几千平米的大店,每个展厅装修得像艺术博物馆一样,装修设计费轻轻松松上千万。
![]()
房租水电人工这些都是固定支出,每个月门一开,啥事没做,上百万就直接烧没了。
市场好的时候,这是护城河,但是市场一旦降温,直接就是烧了“粮仓”。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其中高端品牌形象,美克美家建立了核心22城管理机制,针对客户多元化需求,提供一站式置家服务。
![]()
这种模式也使得美克家居承担了大部分的存货滞销风险,因此,其存货占比远高于同行。
美克家居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44.98%飙升到2025年的63.1%。
![]()
面对这种重资产模式,美克家居其实也在尝试“减负”。
近年来,公司战略重心逐步转向“直营 + 加盟”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轻资产运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扩张效率。
但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更像是把风险转嫁给加盟商。
另外一个是美克家居庞大的海外布局,也成为其业绩下滑后的负担。
![]()
在业绩断崖前,作为中国家居出海的“成功样本”,今年上半年,美克家居的国际批发业务营收占比已达53.8%,首次超过国内零售业务。
然而,美国市场作为营收的支柱,在近两年受高利率与房地产萎缩冲击,家具消费疲软。
再加上关税波动、物流成本高企、战略调整滞后,国际业务未能撑起利润反而加剧亏损。
可以说,当关税壁垒、地缘政治与消费分级三重冲击叠加,美克家居的国际化布局正从战略优势转化为生存负担。
如今房地产下行,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中产还是普通人,大家花钱都更加理性,追求“性价比”。
以前那种“店开得越多越牛、装修越贵越显档次”的老路子早就行不通了。
家居企业需要甩掉重资产包袱,反应快人一步,把现金流攥紧了,否则迟早会在这场寒冬中被洗牌出局。
美克家居的例子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市场风向一变,产品得跟上潮流,渠道得灵活调整,品牌要保住,成本得抠紧,这样才能熬过寒冬。
对美克来说,当务之急需要先填坑:赶紧把员工工资补上,把供应商的货款结清,把债务窟窿补上,重新赢回信任。
转型成不成功,不光决定美克生死,更给同行们探路——时代变了,不变就得死,只有主动找新路子、对症下药,才能绝处逢生。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