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朝鲜人民的“救命鱼”:中国人不太吃,却让吉林大发其财

0
分享至

明太鱼背后的生死故事

说起“明太鱼”,南方朋友可能一脸懵,觉得这名字听着像是哪个古代将军的外号。

但在朝鲜半岛,尤其是北方的咸镜道一带,这条鱼可不是一般的存在,它曾在饥荒年代救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被称作“救命鱼”,甚至在一些家庭被当作吉祥物来供奉。而这段鱼与人的情感纠葛,还得从几百年前讲起。

故事发生在李氏朝鲜王朝时期,那时候的朝鲜,不光是战乱频发,天灾也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叠。旱灾、水灾、虫灾,轮番上阵,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饿得皮包骨头。



但即便如此,朝廷依旧照旧收税、派徭役,可谓是“灾上加税”,百姓苦不堪言。根据史书记载,那场灾荒持续了十余年,最终导致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人口死亡。换句话说,十个人中就有三四个活活饿死。

可就在这场浩劫中,沿海百姓的存活率却明显高于内陆。听起来好像是因为他们可以出海捕鱼,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那时的渔民即使捕到鱼,也必须上缴为贡品,若不上交,不仅鱼被没收,人还可能被拉去服苦役,连口汤都喝不上。那么,他们是怎么熬过这段黑暗岁月的?

答案是一种后来被称为“明太鱼”的神秘鱼类。据朝鲜文人李裕元在《林下笔记》中记载,这种鱼最初是由一位姓“太”的渔民在咸镜道明川郡海域偶然捕到的。因为从未见过,渔民不敢随便吃,便献给地方官试吃。



官员品尝后大为惊艳,问鱼名,众人皆摇头,于是他干脆就地取材,用“明川”的“明”和渔民的姓“太”,起名为“明太鱼”。

这位官员脑子也不糊涂,发现这是个宝贝,便鼓励渔民集中捕捞,作为贡品上交。而由于明太鱼的产量不错,渔民还能留下一部分自用,日子逐渐好转。就这么着,这条鱼成了沿海百姓的救命稻草。

后来,明太鱼也逐渐融入了朝鲜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精神寄托。时至今日,在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延边地区,依然保留着在乔迁开张时挂鱼干祈福的风俗。民歌《买明太鱼》唱的也是这条鱼的故事,可见其地位之高。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明太鱼”,其实就是学名叫黄线狭鳕的鱼,拉丁名为 Gadus chalcogrammus。它不仅仅是朝鲜人民的救命鱼,更是全球渔业经济中的明星选手之一。



它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从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一直到美国阿拉斯加沿岸都有分布。这种鱼对水温非常敏感,爱吃浮游生物,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在100到300米深的海水中。

黄线狭鳕有个特别牛的身份——它是世界捕捞量第二大的经济鱼类,仅次于凤尾鱼。你没看错,这种中国人不太吃的鱼,居然是全球渔业经济的中流砥柱。

可惜的是,自20世纪以来,黄线狭鳕的资源量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波动。上世纪三十年代达到顶峰,接着从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暴跌,到了七八十年代又回光返照地繁荣一阵子,九十年代后再次急剧下滑,进入21世纪后几乎濒临崩溃。

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过度捕捞、全球变暖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三者共同导致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线狭鳕的捕捞和加工变得尤为重要。而在这条“国际鱼”的产业链中,中国吉林,悄悄成了最大赢家。

中国人不太吃,却让吉林赚得盆满钵满

说起来很有意思,黄线狭鳕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堪比“鲤鱼跃龙门”,在中国本土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除了东北尤其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居民外,全国大多数人对明太鱼的认知基本停留在“明太子”这种日本料理上。



特别是南方人,看海鲜的眼光太挑了,鲍鱼、海胆、带鱼、黄花鱼轮番上桌,根本轮不到这条“长得有点像鳕鱼”的小家伙。

可就在我们不太吃它的同时,中国却成了全球最大的黄线狭鳕加工国。你没有听错,每年中国加工的黄线狭鳕超过3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远洋渔船。

这种“原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加工在中国”的结构,被业内称作“两头在外型”产业链。

吉林省,尤其是延边、长春一带,成为了这个产业链的核心地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吉林就开始布局黄线狭鳕加工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配套。



从大连港运入的冷冻鱼经过铁路转运至吉林,再由当地工厂完成清洗、去骨、分切、腌制、干燥、发酵等一系列复杂流程,最后变成鱼干、鱼籽、鱼糜等产品销往韩国、日本、甚至欧美各大超市。

吉林凭什么能吃下这块大蛋糕?一方面是地理优势,靠近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便利;另一方面是人力成本和加工技术都具备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吉林有着浓厚的朝鲜族文化氛围,懂鱼、会吃、会做,让这条“外来鱼”变成了地道的“地方特产”。



明太鱼不仅成了吉林渔业的支柱,还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鱼籽可以做成“明太子”,风靡日本;鱼油可以用酶解法提取,用于保健品;鱼糜则是制作蟹肉棒、鱼排等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你在便利店买到的冷冻蟹肉棒,很可能就是吉林工厂用黄线狭鳕做出来的。

吉林通过这条鱼,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获得了可观的出口创汇。据不完全统计,黄线狭鳕相关产业链在吉林的年产值已超过数十亿元人民币,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数万人就业。一个原本不起眼的鱼种,居然成了吉林经济版图中的“隐形冠军”。

更有意思的是,连俄罗斯都愿意把自己捕捞的黄线狭鳕拉到中国来加工,然后再运回去卖。这说明啥?说明中国在黄线狭鳕加工领域已经形成了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别人想模仿都来不及。



当然,也有人质疑:既然中国这么擅长加工黄线狭鳕,为什么自己人却不爱吃?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口味”决定市场。中国沿海渔产丰富,老百姓挑嘴,吃惯了东海黄鱼、舟山带鱼,对这类北太平洋的冷水鱼兴趣不大。

而且,明太鱼的烹饪方式偏韩式、日式,吃法不够“接地气”,没法像清蒸黄鱼、糖醋带鱼那样一锅端上桌,合家欢。

但这并不妨碍明太鱼在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只要全球消费者还爱吃“明太子”、蟹肉棒和鱼排,中国的明太鱼加工厂就有生意可做。

一条鱼的命运,折射出一个产业的兴衰

从朝鲜饥荒时期的“救命鱼”,到如今全球贸易链上的“黄金鱼”,明太鱼的命运堪称波澜起伏。而它在中国的命运,更是颇具戏剧性——不被本国消费者青睐,却成了出口创汇的大功臣。



吉林凭借这条鱼,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它不是靠资源起家,而是靠“加工”二字吃饭。这种“两头在外型”的产业结构虽然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但也正是这种灵活的模式,给了吉林在全球渔业产业链中一席之地。

这也提醒我们,产业发展不一定要靠“自己吃自己产”,有时候“别人不吃的,我们能做出花样”,同样可以活得精彩。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更是加工强国,像黄线狭鳕这样的“冷门生意”,只要用心去做,也能做成热生意。



所以,下次你吃到蟹肉棒、明太子时,不妨想一想,这里面也藏着吉林工人的辛苦,也藏着一条鱼从“救命”到“生财”的传奇旅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证券时报
2025-11-09 08:10:11
高市早苗:赚得太多了,要改

高市早苗:赚得太多了,要改

寰宇大观察
2025-11-09 18:43:29
65岁工地大爷:跳了半年交谊舞真的怕了,女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65岁工地大爷:跳了半年交谊舞真的怕了,女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施工员小天哥
2025-11-09 06:54:50
荒野求生谁能夺冠?冷美人没戏,蜜蜂哥是狠角色,缺盐成最大难题

荒野求生谁能夺冠?冷美人没戏,蜜蜂哥是狠角色,缺盐成最大难题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5-11-09 18:06:12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快科技
2025-11-08 14:30:13
降温才发现:今年不流行羽绒服了!满街都在穿“奶奶棉服”,洋气

降温才发现:今年不流行羽绒服了!满街都在穿“奶奶棉服”,洋气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1-06 09:37:37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北美夺冠,耗资5.7亿,中国观众不买账,上映9小时票房仅255万

北美夺冠,耗资5.7亿,中国观众不买账,上映9小时票房仅255万

靠谱电影君
2025-11-07 09:20:26
菲律宾这次灾害,全世界保持沉默,就连美日欧盟都按下了暂停键

菲律宾这次灾害,全世界保持沉默,就连美日欧盟都按下了暂停键

诗意世界
2025-11-09 21:35:14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15小时亏损百亿,订单暴跌9%,跨境电商为何集体倒戈中国平台?

15小时亏损百亿,订单暴跌9%,跨境电商为何集体倒戈中国平台?

削桐作琴
2025-11-07 14:57:56
拿600万,只抢到2个篮板,浙江球迷:28分溃败正是从他身上开始

拿600万,只抢到2个篮板,浙江球迷:28分溃败正是从他身上开始

南海浪花
2025-11-09 08:43:15
美俄唯一生效核军控条约即将到期,双方核对抗近乎零约束,人类面临挑战!

美俄唯一生效核军控条约即将到期,双方核对抗近乎零约束,人类面临挑战!

上观新闻
2025-11-10 04:19:07
大湾区为什么越来越像一座城市?

大湾区为什么越来越像一座城市?

悦开心
2025-11-10 04:31:32
字母轰37+8尽力!难耐杜兰特申京砍54+14,火箭找到最强进攻阵容

字母轰37+8尽力!难耐杜兰特申京砍54+14,火箭找到最强进攻阵容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10 07:09:53
菲律宾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向中国发出援助请求

菲律宾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向中国发出援助请求

诗意世界
2025-11-09 12:08:54
杜兰特死神降临31+3+7,申京准三双字母空砍37分,火箭逆转雄鹿

杜兰特死神降临31+3+7,申京准三双字母空砍37分,火箭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0 07:09:35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料布籍
2025-11-09 21:58:31
中俄同时仗义出手,委内瑞拉反将一军,特朗普看到一个可怕的后果

中俄同时仗义出手,委内瑞拉反将一军,特朗普看到一个可怕的后果

空天力量
2025-11-08 20:13:35
小羽官宣和王思聪分手,获网友心疼!聊天记录信息量太大细思极恐

小羽官宣和王思聪分手,获网友心疼!聊天记录信息量太大细思极恐

八星人
2025-11-09 11:25:41
2025-11-10 07:52:49
东方寻史 incentive-icons
东方寻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1911文章数 14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手机要闻

Gurman最新爆料:iPhone卫星通讯将迎来升级,廉价MacBook在路上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没错:六成剑桥毕业生在干教培,顶级名校学生新赛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