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台湾政坛迎来关键节点,距离国民党主席正式就职仅剩一日,新任党主席郑丽文在台北接受媒体专访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党内角逐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潜在人选“恐怕不只一位”,并点名台中市长卢秀燕、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台北市长蒋万安为“三匹黑马”。
此言一出,不仅在蓝营内部掀起波澜,更让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执政地位陷入新一轮质疑,而这场选举变局,正以超预期的戏剧性重塑台湾政治生态。
![]()
郑丽文的“悬念牌”
郑丽文的表态并非偶然,作为国民党史上首位民进党转投背景的党主席,她深谙舆论操控与政治平衡之道。
在10月30日的专访中,她刻意模糊2028年选举的候选人名单,仅以“潜在人选”定义卢、韩、蒋三人,既避免过早树敌,又为党内资源整合预留空间。
![]()
这种策略与其选举期间的路线选择一脉相承,她曾提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中间路线,强调“两岸议题需留弹性”,同时承诺推动民生经济政策,成功吸引中间选民与地方派系支持。
更耐人寻味的是,郑丽文在专访中未明确排除自身参选可能性,当被问及是否会投入2028年选举时,她仅表示“当前重心在党务改革与两岸对话”,但随即补充“国民党需要能团结各派系、带领台湾走向稳定的领导人”。
![]()
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表述,被解读为为未来可能的党内初选铺路,据蓝营内部消息,郑丽文团队已开始接触地方派系,试图通过“政策承诺”换取支持,其目标直指2028年选举的“门票”。
卢秀燕的政治突围
被郑丽文点名的卢秀燕,此刻正陷入舆论漩涡,作为台中市长,她以75.2%的施政满意度稳居“六都”之首,其治理下的台中空气质量改善、交通建设提速,被视为蓝营地方执政的标杆。
![]()
然而她对2028年选举的暧昧态度,却成为党内争议焦点,自2025年6月起,朱立伦多次公开呼吁卢秀燕参选党主席,甚至以“交接棒”比喻党务传承,但卢始终以“专注市政”为由回避。
这种“冷处理”策略在基层引发反弹,台中里长联名批评其“缺乏担当”,部分派系转而支持郑丽文,导致卢在党主席选举中的支持率从预期的45%跌至32%。
尽管如此,卢秀燕的潜在影响力仍不容小觑,她拥有深厚的地方根基与跨派系人脉,其“不沾锅”形象在中间选民中颇具吸引力,据蓝营智库民调,若卢秀燕投入2028年选举,其支持率可达38%,仅次于蒋万安的41%。
![]()
更关键的是,她与郑丽文的关系微妙,两人虽未公开结盟,但卢在选举后期未对郑的“中间路线”提出批评,被解读为默许其整合党内资源,这种“竞合关系”或成为未来初选的关键变量。
幕后操盘手:韩国瑜
与卢秀燕的“被动”不同,韩国瑜的2028年布局更具主动性,作为立法机构负责人,他虽因职位限制无法兼任党职,但通过“战斗蓝”风格持续扩大影响力。
![]()
2025年10月,他主导推动《两岸经贸促进条例》,要求台当局简化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审查流程,并呼吁恢复两岸直航点。
这些举措不仅赢得工商界支持,更在蓝营基层引发“韩国瑜旋风”,其社交媒体粉丝数突破80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单日超2亿次,远超其他政治人物。
韩国瑜的算盘在于“以退为进”,他深知自身争议性较大,直接参选可能引发党内分裂,因此选择通过支持特定候选人间接影响选情。
![]()
据蓝营高层透露,韩国瑜派系已与郑丽文团队达成默契,郑承诺在两岸议题上采取务实路线,韩则动员基层票源支持郑的党务改革。
这种“交易”若能持续,韩国瑜或成为2028年选举的“造王者”——他可通过操控初选规则,将自身影响力转化为候选人的胜选筹码。
![]()
蒋万安的崛起
蒋万安的动向最受外界关注,作为台北市长,他以57.6%的施政满意度稳坐“六都”首位,其年轻形象与中间路线被默认为2028年“大选”潜在大黑马。
2025年10月,他推出“台北双星计划”,承诺5年内建成10万户社会住宅、将青年失业率降至5%以下,并推动台北与上海建立“姐妹城市”机制。
![]()
这些政策既符合蓝营基层对稳定、发展的诉求,又吸引部分绿营中间选民,使其民调支持率持续领跑。
然而蒋万安的挑战同样明显,他缺乏地方派系支持,其“空降”台北的背景在南部选民中认可度较低,更棘手的是,他与郑丽文的关系存在隐忧。
郑曾批评蒋的“两岸政策过于保守”,而蒋则暗指郑的“中间路线可能激化两岸矛盾”,这种路线分歧若在初选中爆发,或导致蓝营分裂。
![]()
而为了化解危机,蒋万安团队已开始调整策略,他主动拜访马英九基金会,强调“继承九二共识精神”,同时与卢秀燕派系接触,试图通过“南北联盟”扩大支持基础。
赖清德权力的崩塌
与蓝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正陷入执政危机,多份民调显示,其满意度已跌破三成,连传统铁票仓台南、高雄都出现失守迹象。
![]()
在台南,赖清德勘灾时的傲慢态度引发民怨,其嫡系爱将陈亭妃、林俊宪在市长选举中的支持度大幅落后对手,在高雄,赖清德力挺的赖瑞隆同样面临挑战,绿营内部甚至出现“脱党参选”声音。
更严峻的是,赖清德在立法机构遭遇“跛鸭”困境,由于民进党“立委”席次可能跌破半数,他被迫与小党或无党籍“立委”建立联盟,但这种“拼盘式”执政模式导致政策推行困难重重。
他提出的“民主联盟”计划因成员涉案而瓦解,而其对反对派的司法打压(如针对林岱桦的调查)则进一步激化党内矛盾。
![]()
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赖清德“既无蔡英文的权威,又缺陈水扁的狠劲”,在权力游戏中逐渐沦为“泥菩萨过江”。
从这些对比下,可以看出,这场选举变局的影响远超国民党内部权力更迭,对蓝营而言,郑丽文的当选与2028年选举的潜在竞争,标志着党路线从“深蓝保守”向“务实中间”转型。
若卢、韩、蒋三人能形成“竞合关系”,或为蓝营在2026年地方选举中翻盘创造条件,对民进党而言,赖清德的失势可能引发党内权力重组,“新潮流系”与“英系”的派系斗争将进一步激化,甚至导致“绿色分裂”。
![]()
结语
现在随着时间的发酵,两岸关系可能因蓝营路线调整迎来新变量,郑丽文虽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但其承诺推动两岸对话、减少军机绕台等举措,若能落实,或为冻结已久的两岸官方接触打开缺口。
蒋万安的“台北双星计划”中,恢复两岸直航、扩大经贸交流等条款,也被解读为释放善意信号,然而这一前景仍取决于民进党是否继续阻挠与美国对台政策走向,毕竟在台湾政治的复杂棋局中,任何变局都可能是新一轮博弈的开端。
![]()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