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有这样一群视频博主,不爱拍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专将镜头对准城市里被遗忘的废墟,他们被网友称作“废墟猎人”。
据报道,某地一所废弃医院近来成了拍摄团队的热门打卡地,甚至有人专门从外地驱车赶来,进行所谓“废墟探险”。更有甚者,曾有人深夜在废弃医院内装神弄鬼、刻意制造怪声,严重扰乱周边居民生活秩序。当地为消除安全隐患,特意加装防护围挡,却仍有部分“探险者”不惜破坏围栏,强行闯入拍摄。
“废墟拍摄”最直接的安全威胁,其实指向博主自身。2025年1月,就有探险博主翻墙进入一处医院废墟时不慎摔伤被困,最终靠属地消防部门救援才脱险。
尽管安全风险随处可见,但在流量诱惑与猎奇心理驱使下,不少“爱好者”依旧趋之若鹜。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医院、工厂废墟中还遗留大量过期化学试剂、破损医疗设备等危险品,外人一旦进入,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如今在互联网上搜索“废墟探险”“废弃医院”等关键词,页面会自动弹出安全提醒,引导用户重视风险。有废墟拍摄类博主坦言,这类内容虽能获得一定流量,但变现之路并不顺畅——户外探险产品属于小众品类,受众有限,开直播更是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
在未知空间探寻隐秘,或许是部分人的天性。从这些“探险者”的“作品”来看,不同于挑战自然的野外探险,他们的“废墟探险”更多是在人类已活动过的区域,追逐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记忆。
拍摄废墟的初衷,可能是追求废墟美学的摄影创作,但其背后是否也藏着对城市规划的反思与叹息?不妨换个思路:与其剑走偏锋聚焦城市“疤痕”,执着于展现破败凋敝,不如将创作视角转向城市更新中的废弃空间改造利用,记录旧厂房变身创意园区、老车站改造成艺术空间的过程。如此,或许能为保留城市历史肌理、注入新生机,贡献一份美学力量。
原标题:《微言 | “废墟猎人”刮歪风!流量再香,也别拿安全换猎奇》
栏目主编:范兵、张裕 题图来源:潮新闻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布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