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雄志民族魂】专栏,挖掘整理抗战时期英烈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壮丽篇章,激励后人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本期推出《【英雄志民族魂】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
上海闸北,苏州河畔。昔日“八百壮士”激战之地,如今已建成“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走进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0多年前,谢晋元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
1937年10月26日,“八一三”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军队决定全线西撤,命88师断后。
为掩护主力撤退,同时尽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受命率官兵420余人,于10月27日清晨,进驻苏州河北岸的88师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一幢6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墙厚楼高,异常坚固。为迷惑敌人,四行仓库守军对外宣称“建筑内有八百人”,故外界敬之为“八百壮士”。
10月27日天明后,日军出动火炮、战车,向四行仓库发起猛烈进攻。面对多出十几倍的日军兵力,四行仓库守军奋勇抗击,打退敌人多次冲锋。第一天,击毙日军80余人,四行守军丝毫无损。战至29日,敌人为了攻下仓库,改变战术,从水陆两路合攻,谢晋元重组火力还击,又毙敌40余名,但敌人攻势不减,一次比一次猛烈。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八百壮士”毫无惧色,谢晋元以卓越胆识和机敏指挥,率部在弹丸之地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激战,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八百壮士”整整坚守了4天,以数十人的伤亡代价,击溃日军的疯狂进攻。
当时,苏州河南岸各界声援不断,百姓自发为守军运送旗帜、食物、药品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的事迹,借助当时上海发达的传媒力量声名远扬,不仅为中国军队后撤赢得时间,更进一步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抗战斗志,向世界表明了全体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日军对四行仓库累攻不破,恼羞成怒,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而这时英美租界为了自保,要求中国军队撤兵,“八百壮士”多次拒绝撤退令。面对日益险恶的形势,谢晋元向官兵传达了“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表达了与全体官兵同坚守共存亡的决心。
在与日军对峙期间,谢晋元立下遗嘱:“余一枪一炮,誓与敌周旋到底,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在谢晋元的感召下,全体官兵纷纷写下遗书,并表示: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誓为中华民族求生存。
这是仓库守军很多人的第一封信,却也是他们的遗书: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
“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侮辱。”
为国尽忠,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据统计,这样的遗书在四行仓库共留下298封。它们中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妻儿的,字字血泪,饱含忠勇!
面对“八百壮士”的誓死坚守,公共租界当局害怕战火危及他们,电请中国政府下令撤军。10月30日晚,谢晋元接到蒋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的手令后,翌日凌晨趁天未亮,自己手持机枪掩护、打灭敌人探照灯,率部冲出重围,安全撤入公共租界。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成功,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
如今,“八百壮士”留下的298封遗书,静静地陈列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这些信件,字字铿锵,句句热血。
为了赞颂“八百壮士”,由桂涛声作词、夏之秋作曲,专门谱写了《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