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莎 唐方成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特点,以数字技术等为关键支撑,其中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在重塑生产组织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多层次夯实数据基础,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从“要素”向“动能”加速转化。
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打牢数据支撑底座。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数据底层支撑。要统筹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智能算力网络、数据资源平台等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与资源调度能力。同时,应加快智能感知终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增强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识别和动态交互能力,为数字产业发展和行业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优化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数据汇聚整合能力。要强化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各类公共数据和行业数据开放共享。同时,应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交换标准,健全数据资源分类分级、清洗标注、格式规范等规则,打通数据流通链条,增强数据的可用性和复用性,提升数据资源整体效能。
建设高效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流通红利。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交易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数据服务企业和枢纽机构。要稳步推进数据确权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定价评估、收益分配和流通机制,健全市场规则体系,让数据在合规前提下“流得动”“用得上”“变现快”。
推动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数据基础不应止步于平台建设和市场活跃,更应走进经济运行的“深水区”。要推动数据在制造业、农业、交通、能源、金融等重点行业广泛嵌入与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升级和价值链重构。同时,应鼓励发展数据驱动型企业与新兴业态,培育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在线医疗等数字经济增长极。
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构筑安全有序发展环境。数据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完善的制度环境支撑。要积极推进完善数据发展治理法律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治体系,加快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完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跨境流通等法律法规,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推动形成权责清晰、监管有力、运行高效的数据治理格局。
数据是未来生产力的关键资源。夯实数据基础、释放数据价值,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作者分别系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