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清晨5点14分,福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里,一个刚出生仅2小时的新生儿,正和妈妈一起躺在推车上,从产房转往病房。
就在护工松开推车去开门的瞬间,推车一侧护栏突然打开,孩子直接从约1米高的推车上摔落到地面!母亲眼睁睁看着孩子坠落,伸手想去拉却来不及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后续处理。
孩子父亲林先生说,当时只有一个护士过来看了看,就让他们先回病房观察。
直到上午7点多,家人发现孩子不肯喝奶,坚持要求检查,结果CT显示右顶骨骨折、头皮血肿、少量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院甚至下了病重通知单,提示病情随时可能恶化。
而最讽刺的是,直到当天下午,涉事护工所在的物业公司派人来慰问,家属才知道这名护工竟是第三方派遣人员,来自福建朗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事件曝光后,宁德市卫健委回应已介入处理,称婴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医院的管理漏洞早已藏不住,这家医院今年8月刚因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被罚款,还多次卷入医疗纠纷。
一次本该充满喜悦的转运,竟因护栏未锁紧、人员不专业,成了生死考验。
![]()
事件一出,网友评论区直接炸锅:“怎么一出事就是劳务派遣?临时工成了万能背锅侠!”
这种愤怒背后,是公众对责任逃避的深恶痛绝。
有人吐槽:“十个月孕检都平安过了,最后摔在医院推车上,这不是意外,是失职!”
更扎心的是,劳务派遣早已成了某些单位规避责任的潜规则。
网友算了一笔账,医院为了省钱,把关键岗位外包给第三方,一旦出事就甩锅不是我们的员工。可问题在于,护工执行的是医院的工作,穿着医院制服,代表的是医院形象!
有网友讽刺:“下次是不是连主治医生都能劳务派遣?”
而从视频中母亲试图拉住孩子的画面,更让无数人破防。
有人感慨:“新生儿多么脆弱,这一摔可能影响一辈子!”
![]()
必须明确一点劳务派遣不是免责金牌!
根据《民法典》第1191条,劳务派遣期间工作人员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即医院)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哪怕护工是第三方公司派的,医院作为实际用工方,必须为这次坠落事件负全责。
这让人想起类似案例,银行员工私自转走存款,银行推脱是个人行”,外卖员撞伤人,平台说是外包责任,然而法律从不支持这种甩锅!
例如一名快递派遣员工违章撞人后,法院判决用工方快递公司承担主要赔偿,派遣公司仅因选人过错承担补充责任。
同理,本案中护工操作推车明显是执行医院工作任务,医院怎能用是派遣的来搪塞?
更重要的是,医院的责任远不止于赔钱。
从推车安检流程到人员培训,医院有义务确保每个环节安全。
如果因省钱用派遣、疏于管理,甚至连推车护栏是否锁紧都无人检查,这就是系统性失职!网友说得好:“如果医院连新生儿转运都管不好,我们还能信任什么?”
安全不能外包,责任不能派遣。
孩子的健康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医院真正的“整改”,应从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