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江津区白沙镇政府门廊前,三十余位老人凝神起势,太极拳如静水流深;夜幕低垂,2公里外的星火篮球场,夜间对决正酣。24小时不间断的运动图景,是白沙镇全民健身的生动缩影,更是政府与百姓共同解锁“活力密码”的温暖见证。
清晨7时,悠扬的太极古乐准时在镇政府门廊响起。赵万芬和拳友们已在此晨练十年——晴日在广场,雨时在廊下。“门开得比我们还早,练完还能接热水!”她擦着汗笑道。这扇提前敞开的门,藏着最实在的服务温度。
同一时刻,白沙长江大桥健身步道上,退休居民苏承建正迎风奔跑。“这条步道,就是我的马拉松起点。”2022年退休后,她凭日常训练斩获50余次赛事奖牌,获评“国家二级运动员”。政府铺设的跑道,让普通人的运动梦想有了坚实落点。
日头正中,逸想舞蹈教室的镜面墙前,二十多名年轻女孩随动感音乐热舞。“午休练一小时,下午工作更有劲!”企业职员胡佳欣的话,道出上班族心声。
羽冠健身房内同样火热:泳池里劈波斩浪,器械区挥汗如雨。“现在白沙有2家健身房、2个游泳馆,会员超700人!”负责人刘杉说。
目前,白沙镇16家健身场馆覆盖攀岩、武术、羽毛球等多元业态,精准满足从体能训练到艺术表达、从解压休闲到社交互动的群众需求。
暮色漫过长江,滨江路数十盏路灯亮起,2公里步道瞬间成了全民健身舞台:西侧“家庭羽毛球赛”笑声阵阵,西南侧轮滑少年飞驰而过,中段“黄金地带”竞走、搏击操、广场舞交织成活力乐章。
“以前觉得健身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全家都动起来了!”刚歇脚的周开祥所在的竞走队伍年龄跨度超50岁,“四代同练”成常态。
夜深时分,全民健身中心篮球场的赛事刚落幕。槽坊社区居民刘诚李与队友相约明日再战,灯光映着汗水格外明亮。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中心,含标准化篮球、网球、足球场等场地,今夏落成已接待上万人次。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白沙镇新增体育场地3万余平方米,免费开放设施169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域贯通。从晨光太极到夜幕球场,从健身房跃动到滨江人潮,24小时运动轨迹在民生地图上连成闭环。(田桑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