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丁鑫
近日,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鄢陵县林业局,在“中国蜡梅文化之乡”鄢陵县召开蜡梅产业发展座谈会。此次会议是产业链秘书长单位省林科院科技赋能鄢陵蜡梅产业的具体举措。省林科院副院长沈植国、鄢陵县林业局副局长刘保强出席会议,鄢陵县重点蜡梅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蜡梅品种创新、技术升级、业态融合三大核心议题深度研讨,为推动鄢陵蜡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河南省林果产业链花木提质增效凝聚共识、擘画路径。
![]()
鄢陵蜡梅承载着千年种植历史,“鄢陵蜡梅冠天下”的区域品牌享誉全国,且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根基深厚。从当前产业规模看,鄢陵蜡梅已形成覆盖全县12个镇、30个重点产业村的规模化布局,集聚重点企业110余家,种植总面积达4.1万亩,涵盖“素心蜡梅”“虎蹄蜡梅”“檀香蜡梅” 等多个传统优质品种;产品销售网络辐射全国近30个省(市、区),市场认可度与消费者黏性持续提升,成为当地农户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受市政园林工程需求结构调整、同质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常规蜡梅苗木销售量较往年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产业发展面临品种适配性不足、技术支撑薄弱、产业链条较短等瓶颈,亟需破解发展难题、激活产业动能。
![]()
座谈会上,参会企业负责人与种植大户结合实际经营场景,直面产业发展痛点。大家普遍反映,当前鄢陵蜡梅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品种上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仍广泛存在,适配家庭园艺等新兴消费场景的品种稀缺;二是组培等非嫁接无性快繁技术体系尚不够成熟,制约微型小盆花标准化发展;三是产品标准化定向培育技术缺失,盆栽株型控制、切花高效生产等关键技术未普及,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四是精深加工环节发展缓慢,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鄢陵蜡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针对产业痛点,省林科院明确将紧扣河南省委“1+2+4+N” 目标任务体系,以产业提质为核心牵引,把基地建设、技术推广、链条延伸、品牌塑造作为关键抓手,精准破解发展瓶颈,以“科研+产业”协同模式推动突破,明确了未来蜡梅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其一,加速品种迭代,优化产业链产品结构。持续开展蜡梅专用品种选育,通过品种创新助力“农业强省”建设。其二,突破繁殖培育瓶颈,筑牢标准化生产根基。建立“扦插繁育+组培快繁”双技术体系,加大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推动产业从“粗放种植”向“精细管理” 转型,夯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基础。其三,深化精深加工研发,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条。联合龙头企业重点开发高端精油、保湿纯露等化妆品系列,探索蜡梅花茶、香薰蜡烛等衍生产品,推动蜡梅产业从“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其四,强化品牌协同建设,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三级品牌体系,一方面加强“鄢陵蜡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范使用标准;另一方面支持企业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让“千年蜡梅”成为河南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
![]()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搭建起“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产业链主体”的高效沟通桥梁,更将鄢陵蜡梅产业发展与河南省“1+2+4+N”目标任务体系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动能。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有省林科院的科技加持,将进一步加大品种优化与技术升级力度,培育更优质的蜡梅花木产品。未来,鄢陵蜡梅将以千年种植历史为底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河南省林果产业链发展中持续发力,让这一“中原名花”绽放更绚丽的产业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