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沉默的荣耀》把吴石将军的经历呈现到了文艺作品里后,很多人都被吴石将军的大义无私感动了。
![]()
尤其是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更是成了经典台词。
但是看了吴石将军的遭遇,很多人也有了这样一个疑问:要是吴石将军被捕之后,当年多辩解几句,会不会就能活下来?
这个想法究竟可不可行,要看类似将军的遭遇,正好在当时的台湾省,和吴石将军类似的就有四个。
对比他们的遭遇之后,就会发现:老蒋要收拾一个人,从不管你说不说得清,只看你“是不是他的威胁”。
![]()
这四位上将,有的是战功赫赫的“小诸葛”,有的是手握机密的特务头子,有的是能打硬仗的留美将领,还有的是名震全国的少帅。
可他们的下场,没一个能靠“辩解”扭转。
老蒋不听解释
第一位得说白崇禧,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一级上将,当年北伐战争里,他凭着“小诸葛”的智谋,把敌军打得节节败退。
![]()
可就这么个能打的将军,到了台湾之后,日子过得比谁都憋屈。
白崇禧是桂系的核心人物,跟李宗仁一起,早年间就跟老蒋不对付,大陆时期,桂系好几次跟老蒋的军对着干,老蒋心里早就把这笔账记得清清楚楚。
到了台湾之后,白崇禧没了兵权,成了个空有头衔的“一级上将”,可老蒋还是不放心:一个曾经能跟自己掰手腕的人,就算没了权力,留在身边也是个隐患。
1966 年,台北突然传出白崇禧去世的消息。一开始对外说是“正常病逝”,可后来的特务谷正文,干脆直接承认了,是他奉命给白崇禧下了毒。
![]()
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出来驳斥说父亲是自然死亡,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儿带着蹊跷。
比如白崇禧去世前几天,还跟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身体看着硬朗得很,怎么会突然没了?
说白了,就是老蒋觉得他“始终是个异己”,就算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打算放过他。
一个一级上将,连辩解的机会都没得到,这就是老蒋对“不听话”的人的手段。
要是说前面将军死得蹊跷,那孙立人就是“活罪比死罪还难受”。
![]()
这位留美归来的将军,打仗是真厉害,抗战时在缅甸打的仁安羌大捷,硬是从日军手里救了上千名盟军士兵,后来到了台湾,1951 年就升了二级上将,当时谁都觉得他前途无量,说不定能成台湾的“顶梁柱”。
可就在他最风光的时候,麻烦来了,有人举报说他“想叛变”,要联合手下搞事情。
你说这事儿有证据吗?其实都是捕风捉影,连个像样的证人证言都没有。
可老蒋不管这些,只要有人举报,只要他觉得孙立人“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够了。没过多久,孙立人就被“软禁”了。
这一软禁,就是几十年。
![]()
一个正当年的将军,本来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结果天天被关在自己家里,出门有特务盯着,见人要报备,连跟老部下通个电话都得被监听。
这种日子,比坐牢还熬人,坐牢还有个刑期,可孙立人连“什么时候能自由”都不知道。
他一直熬到 1975 年老蒋死了,才慢慢有点自由,可那时候他已经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一辈子的军事才华,就这么被耗没了。
孙立人当年其实辩解过了,找老蒋说过自己没叛变,也拿出过证据,可没人听。老蒋要的不是“真相”,是“放心”,只要你让他不放心,就算你辩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
孙立人的遭遇,就是“被怀疑就等于有罪”的最好例子。
郑介民也挺冤枉的,他是军统的老人,后来升到了二级上将,手里握着台湾的情报系统,老蒋的不少“秘密行动”,都是他在背后操办。
可就是因为“知道太多”,他的下场比白崇禧和孙立人还惨。
1954 年郑介民升二级上将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他要风光了,毕竟是特务系统的头头,跟老蒋走得近,手里又有权,以后肯定少不了好处。
![]()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五年,1959 年 12 月,郑介民就出事了。
那天他去见了老蒋,回来之后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几天就死了,才五十多岁。
更邪门的是他弟弟郑挺锋,后来也因为“得罪了小蒋”,不明不白地没了。
兄弟俩一个被老蒋“处理”,一个被小蒋“收拾”,郑家算是彻底栽在了“知道太多、权力太大”上。
为啥郑介民会死的这么快?其实很简单,他见过老蒋的太多见不得人的事,这种人对老蒋来说,就像个定时炸弹,万一哪天把秘密漏出去,麻烦就大了。
![]()
所以不管郑介民多忠心,手里的权力多大,只要老蒋觉得他“有隐患”,就会毫不犹豫地除掉他。
郑介民到死都没机会辩解,因为老蒋根本不给你开口的时间。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学良,虽然他的军衔严格说不是上将,但当年在东北军的时候,他是“少帅”,地位比不少上将还高。
而且他的遭遇,跟前面三位一样,都是老蒋“处置异己”的典型。
![]()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没了自由。老蒋把他从大陆带到台湾,一关就是几十年。
刚开始是关在山里的别墅,后来换了几个地方,不管换到哪,都有特务跟着,连跟家人见面都受限制。
张学良也想过辩解,说自己当年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让老蒋联合抗日,是为了国家,可老蒋根本不听,在老蒋眼里,张学良“敢软禁自己”,就是大逆不道。
不管你理由多正当,都得受惩罚。
![]()
张学良比孙立人能熬,他熬到了老蒋死,又熬到了小蒋死,直到九十年代才真正获得自由。
可那时候,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帅”了,一辈子最宝贵的时光,都在监禁里过了。
他想带兵抗日没机会,想回东北看看,也没机会。
讲完这四位的遭遇,再看吴石将军,就知道为啥说他“不管如何辩解,结局都一样”了。
越心中没底,越多疑
1950 年的台湾,是什么时候?
![]()
正是老蒋刚退,心里最没底的时候,到处抓“异己”,只要你跟大陆有过联系,或者有人说你“可能有联系”,那就会被特务盯上。
吴石当时是中将参谋次长,手里掌握着不少军事机密,老蒋本来就多疑,觉得这些人“说不定心里不甘心”,再加上有人举报吴石,就算吴石拿出证据说自己没做过,老蒋也不会信。
在他眼里,“怀疑”就是“证据”,“有隐患”就得“清除”,哪管是不是真的有罪。
看前面四位,都是上将,少帅级别的,这四位哪个不比吴石职位高、背景硬?
![]()
可从他们的下场能看出,没有一个能靠“辩解”改变命运的。
老蒋的逻辑从来就没变过:只要你是他眼里的“威胁”,不管你是谁,不管有没有证据,不管你辩不辩解,都逃不过他的处置。
吴石将军当年就算把话说破了天,只要老蒋觉得不安全,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除掉。
![]()
所以说,吴石将军的结局,不是因为他没辩解,而是因为他生错了年代,就像那四位上将一样。不管做了多少贡献,只要老蒋觉得你挡了他的路,那就会被毫不犹豫的收拾了。
参考资料: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蒋介石不可能派人毒杀白崇禧
2012年04月22日 0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宗仁归国蒋介石迁怒白崇禧 小诸葛暴死之谜
河北日报 2009年08月20日 15:18:4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