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砸下千亿修建,十年削平33座山,在山上打造延安新城究竟值不值?

0
分享至

据报道,延安曾耗时十年、投资超千亿,削平 33 座大山在山顶建新城。

这事儿当初让不少人捏把汗,革命老区搞这么大动静,到底值不值?

那么,如今延安新区怎么样了?



被逼上 “山” 的延安

提起延安,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红色历史,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城市曾被地形卡得死死的。老城区夹在宝塔山、清凉山和凤凰山中间,地形像个 “Y” 字,最宽的地方也就几公里,窄的地方居然只有 200 米,相当于两条马路并排的宽度。

到 2011 年前后,老城的问题彻底暴露。当时 38 平方公里的地方挤了近 50 万人,算下来每平方公里就有 1.47 万人,密度快赶上北京、上海的核心区了。房子建得密密麻麻,路上堵得水泄不通。



更头疼的是,想往外扩都没地儿,黄土高原全是丘陵沟壑,一般城市往外扩 1 公里,能多出 1 万亩建设用地,可延安扩 1 公里,能用的地还不到 700 亩,连人家零头都不够。

更关键的是,老城里 168 处革命旧址还在被挤压,想发展红色旅游都没空间。当时市政府也愁坏了,总不能让城市困死在山沟里吧?最后琢磨出 “中疏外扩、上山建城” 的招,把老城的人往山上迁,在山顶开辟新空间。



十年 “移山” 大战

2012 年 4 月,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场 “移山造城” 的硬仗才算真正打响。当时工地上一下子调集了 2100 多台机械,挖掘机、装载机、载重车跟 “金属蚁群” 似的,不分白天黑夜地干,8 个月就填平了十几道深沟。

整个工程的核心就是 “削山填沟”,要把 33 座山头推平,还要处理海量的土方。光一期工程,挖出来的土就有 2 亿立方米,填进去的土 1.63 亿立方米,加起来 3.63 亿立方米,要是把这些土堆成 1 米见方的土墙,能绕地球大半圈。



当然,在黄土高原建城没那么容易。黄土本身松散,遇水容易沉降、湿陷,要是处理不好,建好的房子可能会出问题。

专家们想了不少办法:先拿钻机取样分析土质,填方的地方用 18 吨重的夯锤从 20 米高空往下砸,反复夯实,密度标准比建高楼的地基还高;建筑高度也限制在 100 米以内,怕太高不稳;连排水都特意设计了永久盲沟和泵站,就怕下雨时山上的水冲到老城。



资金也是个大难题,整个工程下来要花上千亿。一期就投了近 50 亿,还签了 20 亿的信贷协议。除了政府筹措和银行贷款,还吸引了不少企业参与,比如 2017 年西洽会上,新区一下子签了好几个项目,涉及行政中心、道路建设,一下子拉来几十亿投资。

当时还有榆林的煤老板来凑热闹,毕竟进场施工要先交 2000 万保证金,当地不少工程公司都望而却步,还得靠这些有实力的企业扛住前期垫资的压力。



新城崛起

到 2025 年,延安新区已经运营了十几年,当初的 “冒险” 终于有了回报。现在新区总规划面积 78.5 平方公里,分成北区、南区、西区,北区是行政和商业中心,市政府、市民服务中心早就投用了,大剧院、博物馆、大型商场一应俱全,南区主打红色文化体验,西区偏旅游,功能分得清清楚楚。

最直观的变化是居民生活,以前住山体窑洞的人,现在都搬进了新房,老城的人口压力也小了 , 新区已经迁入 10 多万人,老城再也不用挤得满满当当。教育医疗也跟上了,2014 年就开建了三所学校,能容纳 3000 多学生,医院、休闲区也都配齐了,住在新区的人不用再往老城跑。



经济上的拉动更明显,延安以前主要靠能源产业,现在靠着新区慢慢转向多元发展。2024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2383.4 亿元,增长 5.5%,其中新区的贡献不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5.2%,民营企业也多了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涨了 4.1% 和 7.4%。

旅游业更是亮点,现在延安是 “老城建红色旅游,新区搞现代配套”,游客来既能看革命旧址,又能在新区住宽敞的酒店、逛步行街,接待能力比以前强多了。2022 年末,延安全市常住人口 226.76 万,城镇化率达到 61.97%,新区在这背后立了大功。



当然,建设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2013 年雨季就遇到过滑坡风险,还好专家早有准备,加固边坡、完善排水,才算稳住。资金压力也一直存在,靠债务融资确实有潜在风险,但延安没让新区变成 “鬼城”,毕竟选址挨着老城,无缝衔接,加上产业支撑,人气一直很旺。

这事儿到底值不值?

现在回头看,延安花十年、砸千亿削山建城,到底值不值?

对延安来说,这不仅解决了老城的拥挤问题,还让城市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从 “线形城市” 变成了 “立体城市”,2025 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过了千亿,民营企业增幅也很大,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延安的尝试给其他山区城市趟了条路子。很多山区城市都面临 “没地儿发展” 的问题,延安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规划科学、技术到位,就算在山顶也能建出宜居的新城。

而且他们没只顾着建房子,还注重环保 ,新区绿化率超过 40%,还引黄河水解决饮水问题,每年能引 1 万立方米到新区,既保障了生活,又支持了绿化。

不过话说回来,延安的模式也不是随便就能抄的。得考虑地质条件、资金能力,还得有产业支撑,不然建起来也留不住人。



但不管怎么说,延安这事儿确实够 “硬核”,从被地形困住的老区,到山顶上的现代新城,这十年的变化,足以让当初质疑的人闭嘴。

未来的延安,还打算继续完善新区的公共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和开放型经济,靠着 “红色 + 现代” 的特色走得更远。或许再过十年,我们再看延安,又会是另一番让人惊喜的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燃爆了!到场观众62196人!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BRTV新闻
2025-11-08 21:03:30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冠病毒5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4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小舟谈历史
2025-10-15 09:27:29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49年饶漱石当众向周恩来发火,看到总理反应,杨尚昆敬佩:学到了

大运河时空
2025-10-11 23:52:27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停飞中国航班,拒绝中国游客,这个专和我国作对的小国,如今怎样

安珈使者啊
2025-10-31 14:27:27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发布仅4个小时后,梅西造访诺坎普社媒动态点赞已突破1000万

懂球帝
2025-11-10 22:33:08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祸不单行!德云社又出一个“曹云金”,才明白郭麒麟的选择多正确

蒂蒂茱家
2025-11-10 16:28:19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总理是叛徒?俄罗斯“最大内鬼”浮出水面,竟然一直藏在普京身边

小lu侃侃而谈
2025-06-10 20:06:43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江苏13市前三季度GDP出炉:三城已破万亿,苏北双雄增速领跑

上观新闻
2025-11-10 16:02:06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一箭双星”宣告失败,点火8分钟后偏离轨道,24.5亿打水漂

爱吃醋的猫咪
2025-11-08 22:04:01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邵佳一酝酿大换血 7大老将或遭弃用 5位新星上位

零度眼看球
2025-11-10 07:24:24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保洁阿姨睡办公楼2年,经理查看监控愣住,隔天给她发30万奖金

温情邮局
2025-10-24 13:43:13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因妻子出轨等争吵后,男子与堂哥合谋车祸撞死7岁儿子骗保 死刑!

红星新闻
2025-11-05 18:37:51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她不是知道自己错了

平原公子
2025-10-31 09:10:34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女子破产欲跳江轻生,被一路过男子拦住,男子:反正你也不想活了

温情邮局
2025-09-04 11:22:07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5-11-09 22:10:21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三位数的特斯拉,来了

放毒
2025-11-10 16:12:59
2025-11-11 04:23:00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708文章数 55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亲子要闻

杰森谈到在中国和在美国上班区别,这回答让我和妈妈都挺意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