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许将迎来通过海洋生产能源的时代。由日本东京大学高锅研究室孵化的初创企业pHydrogen株式会社,成功开发出一种"中性海水电解槽",能够利用廉价的金属和海水制造氢气。该技术有望实现更低成本、更安全的氢气制造,为提升日本的能源自给率做出贡献。
资源匮乏的日本,但拥有大面积的海洋
![]()
"日本缺乏资源"——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说法。石油和天然气都依赖进口,能源自给率仅为10%左右。甚至连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和建设风力发电站的土地也有限。
但是,日本拥有"海洋"。如果海水能够转变为燃料,日本能源结构的未来或许将为之改变。
从海水中产生氢气的"中性海水电解槽"
正在挑战这一"如同梦想般设想"的,正是源自日本东京大学高锅研究室的初创企业——株式会社pHydrogen。
该公司正在开发的是一种名为"中性海水电解槽"的装置。以往,若想从海水中提取氢气,会副产氯气,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实用化障碍。pHydrogen的技术攻克了这一难题,其特点是利用铁等廉价金属,能够高效地从海水中生产绿色氢气。
从发电站到工业应用乃至汽车
氢燃料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在发电站:燃烧煤炭或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目前正在推进尝试通过混入氢气一同燃烧来减少排放量的技术。这类"氢混发电"已开始进行实证试验,未来被视为火电脱碳不可或缺的技术。在需要高温的场合,如钢铁和化工等行业,氢也被寄予厚望,可作为替代燃料。当然,在汽车领域它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FCV(燃料电池车)拥有不同于汽油车和电动车的优势。与充电耗时较长的EV相比,FCV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能量补充,因此更适用于长途卡车、巴士等商用车辆。如果能够实现海水制氢的廉价且稳定供应,必将极大推动物流和公共交通领域的脱碳进程。
从依赖进口到在海边发电
一直被称为资源匮乏的日本。然而,如果将海水转化为"燃料"的技术得以推广,这个国家将能掌握一张能源新王牌。正因为日本四面环海,在沿海地区制氢并就地使用的"现场发电"也显得更为现实。一个能够减少运输成本和风险,无需再因全球局势而担忧燃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未来,或许即将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