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铁这阵子可真是热闹,哈尔滨那边明明地铁挤得不行,客流强度都排到全国第二了,可线路里程才92公里,想再建点新的却一直批不下来;反观济南,之前因为要保护泉水,地铁起步晚了不少,机动车保有量都冲到全省第一了,地铁日均客流还能有186万人次,越建越有劲。
![]()
要说哈尔滨的地铁,那人气是真没的说。就拿2025年7月啤酒节那会儿来说,冰雪大世界站一天就挤进来3万人,整个地铁网的客流强度达到1.33万人次/公里每天,比国家规定的0.7万人次/公里每天高出一大截。可人气再高,也架不住钱袋子紧张。2025年1到5月,哈尔滨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158.8亿元,在副省级城市里排倒数。更头疼的是地铁项目欠的债,虽然没直接说哈尔滨的具体数,但就看沈阳地铁2023年63.4%的负债率,哈尔滨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国家发改委2025年有新规,想建地铁,城市GDP得超3000亿,财政收入得超300亿。哈尔滨2025年GDP倒是能超过5000亿,可财政收入差了一大截,这坎儿就很难过去。
![]()
哈尔滨这边犯难的时候,济南却在闷头往前冲。之前因为怕影响泉水,济南地铁起步晚了十年,可现在在建的地铁里程有184公里,比天津的82公里多了一倍还多。而且济南聪明就聪明在,后发有后发的优势,新修的4、6、7、8、9号线全用的A型车,比普通的B型车能多装30%的人。面对400.06万辆机动车和470万辆电动车带来的交通压力,济南想了个好办法,把地铁建设和周边地块开发绑在一起。比如地铁4号线的舜华路站,直接就通到高新区的核心商务区,周边地皮涨价赚的钱又投回地铁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就靠这招,2025年上半年济南新能源汽车都卖了6.4万辆,钱袋子鼓了,地铁建设也更有底气。
![]()
其实北方地铁的排名看着清楚,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天津之前说2025年要建到500公里,结果现在才379公里,主要是滨海新区那边的线路跟不上。现在天津中心城区在建的地铁才82公里,跟青岛的154公里一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青岛现在地铁已经有352公里了,三期规划还在建154公里,照着这势头,远期800公里的目标说不定真能实现。更厉害的是,青岛把高铁和地铁连得特顺,胶东国际机场的人很容易就能坐地铁进市区。
还有石家庄,网上说它有6条线138公里,其实是瞎传,现在真正在运营的就1、2、3号线,加起来才76公里。4号线和5号线还在使劲建,估计2026年才能通一部分。太原倒是挺会规划,1号线开通后,地铁总里程到了52.39公里,能覆盖的地方从35.5平方公里扩大到78.6平方公里。这么一弄,客流强度从0.33涨到0.81,为以后再建地铁打下了好基础。
往后十年,北方地铁有没有机会打破“北慢南快”的局面,就看这几个关键问题点了。如果济南地铁的第三期能够批下来,到2030地铁里程还是有希望突破500公里的,并且还可以超越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现在济南GDP1.2万亿,财政收入524亿,条件是够了。青岛那边,胶东国际机场带动力也在不断加强,2025年上半年航空客流量突破2000万人次,到时候坐地铁的人肯定也会跟着多起来,它远期800公里的规划,说不定真能改变北方地铁的格局。哈尔滨要是能把冰雪经济和地铁结合好,比如开一条从冰雪大世界到太阳岛的旅游专线,客流说不定能更稳定,但前提是地方政府得在2026年前把负债率降到60%以内。还有另一个则是政策窗口期,在国家发改委重启审批后,人家长春第三期规划都批好了,看起来“十四五”是最后的机会了,其他城市得抓紧了,不然可能就真没机会建地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