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高调对外宣布,美中两国最终敲定了全新贸易协议,协议将在短时间内完成签署,最早可能定在下周。
CNN在报道中形容,美方降低对华关税是一场风险极大的“豪赌”,但从中国角度回望这些动态,风险不是中国的,棋盘上的乱局属于白宫。
![]()
“10%关税的退让背后,是中国的清晰承诺,” CNN这样写道,指出美国降低关税的条件是中国加码对芬太尼问题采取“更严厉措施”,显示出美方对国内毒品危机的无能为力,事实上,这种协议从实质效果和背后逻辑来看,暴露的是特朗普政府对战略焦点的焦躁迁移和内外政策的双重漏洞。
过去几年,美方在对华贸易战中祭出关税大棒,幻想以此威逼中国妥协,然而现实却一次次证明,“关税”成不了打碎中国意志的武器,中国发展经济、自主创新的底气不仅没被击退,反而在压力中迸发更强的活力。
关税战的操盘手特朗普曾信誓旦旦:“我永远不怕拥有敌人,中国是纸老虎,”如今却不得不透过临时协议的框架做出关税让步,这背后是美国经济深层问题的爆发,是白宫内部对中国崛起难以掩盖的焦虑。
![]()
这种仓促的、缺乏系统战略的外交抉择,实际上是对特朗普政府自诩强硬无敌形象的打脸,降低关税的行为表面上被包装成“双赢”,但更多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可能希望通过一次象征性的协议缓冲内部对经济形势的不满,同时试图化解毒品泛滥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这里的问题不在中国,而在美国——一个对自己失控又难以自救的系统,虽然协议刚刚敲定,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动荡已经显而易见,美国国内批评声音此起彼伏,CNN在报道中直言不讳,特朗普的策略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与传统盟友的关系。
仅从经济政策端口来看,美国通过贸易战削弱了与欧洲、日本等传统经济伙伴的紧密联系,又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暴露出经济“脱钩”的限度,如今,白宫寄希望于快速的协议破局,不啻为更危险的“孤注一掷”。
![]()
关键问题是,这种操作能否真正帮助美国?答案显然不乐观,美国的经济困局由来已久,这场关税修正只是一剂短命的镇痛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自身系统问题的失控,而白宫这些操作,在中国的眼中不过是进一步暴露了其焦头烂额的无力感。
过去几年,中国在美方强硬施压面前表现出稳定从容的战略定力,“你可以打牌,但局势的控制权我们也握在手里,”这种态度已经成为中国对美博弈的新标签,这一次对美国毒品问题的介入,中国表明了“国际责任”的立场,也对内外舆论释放了善意。
但中国没有丝毫在关税问题上的慌乱,而对于协议的推进,中国官媒报道直接指出:这场谈判从来都不是屈服,而是中国展现全球治理能力的一部分,中国早已决定自己的道路,外力的扭矩无法改变中国既定的发展轨迹。
![]()
按照设定的“10%”关税降低条件,白宫的妄想是借由所谓的协议换取经济领域的喘息空间,这种攻守谋略背后的盲区在于,他们低估了中国利用援助换取更多国际话语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上的松动甚至可能为中国打开更多与其他国家付诸合作的机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几年的贸易复苏中展现出迅速适应全球市场格局变动的能力,面向新兴产业的布局更为明确,反观美国,内部矛盾不断积聚,财政难题突围乏力。
脱离所谓“豪赌”的叙事框架,从中国的角度清晰地看,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资源抉择愈发无序,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对华政策的极限正由“自信满满”滑向“心虚无措”,现在,白宫在宣布协议时对外释放积极信号,但其国内舆论已经成为另一场迷乱的战场。
![]()
一些美国智库警告,协议无法确保美经济的真正复苏,还可能拖累美国整体“软实力”的维持,从芬太尼问题到经济条款,美方的尝试更像是编织一个表面上体面的故事,来掩盖满目疮痍的内里,而这场关于“豪赌”的论述,目前更接近中国发展历程上的一个脚注,而非历史转折点。
作为观察者,中国主动调整国际市场的信心没有受限于这场关税博弈,与芬太尼相关的承诺也正在有序推进,而对于“10%的退让”,中国早已看穿其背后的虚弱,协议的签署,对中国来说可能只是项目列表上的一个国际合作,但对美国,这是一个仓皇妄想。
回望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紧张之时,中国完成了数字经济基础建设,拓展了非洲、东南亚合作路径……这不是一场被动挨打,而是一场战略前瞻中的主动博弈,美国的关税大战里“豪赌”的其实从来就不是中国,而是摇摇欲坠的白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